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闪闪晨星_961
闪闪晨星_96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70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金公司销售手段之一:润物细无声型

(2006-09-21 10:40:29)
分类: 基金加油站

 

 

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的开放式基金在数量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20多支开放式基金的销售方式可以说记录了基金业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发展轨迹。在此对了解多一点的基金公司做个简单的归类分析,希望能够从中摸索出基金公司销售手段的异同,做为基金公司全面研究的一个小章节,并供娱乐。

 

第一个想写的是今年的一个创新型基金的销售,在这么多新老基金公司中选择这一家是有原因的。HSBC的合资公司,听起来就很亲切,为什么呢?HSBC的中文名是“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听起来就很有渊源是吧。HSBC在全球来讲都是令人尊敬的金融巨头,无论是银行还是资产管理。

 

而令本人感到其与众不同的有三点:一、“汇丰”在国内成立合资基金公司时没有象别的外资公司那样找国内大牌公司以实现强强联合,而是选择了名不见经传的“晋信山西信托”,让人看到了汇丰未来在中国发展的“野心”。二、汇丰晋信发行的第一支基金选择了一个新品种“生命周期基金”,这种基金在国内是个新概念,但在美国已经有很大的发展了,对于越来越多希望通过专家理财来实现财富梦想的中国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在目前阶段还是冒了一定的风险的,可见该公司志在长远的发展蓝图。三、也是非常具有特色的宣传手段——小说连载。在一次出差的飞机上,在空姐递过来的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理财小文《漫话红楼理财》,戏说的是红楼梦中贾府中各人物在投资、理财过程中发生的趣事,该文作者何女士的文笔令人赞赏——因为在低级趣味文字充栋于网络、报纸的今天,能够舞文弄墨的人少了,能够整几句文言的人更少了,而在金融行业干这种事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所以很是佩服了一下。

 

想想看,利用《漫话红楼理财》这种形式,对很多不懂理财、不懂基金投资的大众来进行潜移莫化,在基金营销五花八门的手段满天飞的2006年,的确是棋高一招,真正是“润物细无声”,其最终约30亿的销售量虽说不上是惊天动地,却也是剑走偏锋,基本满意——试想,该公司对“生命周期”这一概念进行了广泛的传播,但随其后发行的另外一公司的“生命周期基金”却反响平平。

 

唯一对何女士及汇丰晋信有一点建议,是选材——红楼梦虽说名气很大,但毕竟不是人人爱读的,里面的几个人物虽然家喻户晓,但人物的亲切性却大打折扣,象贾宝玉林妹妹早已是昨日黄花,不如写个“漫话超级女生理财”吸引人、效果来的好。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营销手法在营销学里,当然谈不上是新鲜制作,但敢这么做的人肯定是有胆量、有长远规划的。类似的公司还有一家,就是“上投摩根”,该公司在还没什么基金产品时即推出的“摩根基金大学”在全国进行了近100场,这也是实实在在的“润物”,我相信这种活动让很多普通人改变了命运,信任了“上投摩根”这一品牌,其后该公司动辄“闪电式销售”及“限量销售”,都不是具有革命性的创新手法,但取得的令人刮目相看的业绩,我想其之前的100场基金大学讲座是功不可没的。

 

小结:这两家公司都是有外资背景的,其做法值得其它研究和学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