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关注伊利股份应该说有几年了,最早是从金信信托成为其大股东开始的。后来大摩投资蒙牛让我开始有意无意的留意起国内的乳业市场的机会,作为中国发展最快的中小企业,蒙牛创造了奇迹,但蒙牛选择了境外上市,因此我还是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伊利股份上。
从去年年底我开始跟踪伊利股份,在这种跟踪中,它一直涨了接近一倍,当然包括股改送股。最近大盘盘整,但它一路创出新高。我现在理解巴菲特的心情,看到好股票,希望不要涨,以给我们不断缝低买入的机会。
现在买入伊利股份并长线持有仍是良策。关于600887基本面不多言,几个股外观点:
一、历经风波的伊利股份,初具百年基业的特征。
1、早在蒙牛创业的时候,伊利经历了第一次风波。当年牛根生从伊利离开,对伊利的营销资源是一次打击。大家都知道,类似牛根生这样的人,从伊利离开必将带走伊利销售系统的相当一部分精英,事实上从公开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投奔牛根生的并不仅仅是营销人员,也包括很多生产和技术层面的人。
2、两年前,众所周知的伊利高管风波。面对董事长被拘捕,多数高层涉嫌调查的情况下,伊利没有乱。生产和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仍保持持续增长。现在以潘刚为核心的新一代管理层已经顺利掌门。
在国内,能历经这样两次事件而不受影响的公司并不多,没有受到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伊利的竞争力,品牌和资源的优势,这正符合巴菲特的风格,真正的好公司无论是换了谁经营都会持续发展。而年方36岁的潘刚想必仍是希望有所作为的。
二、奥运必将给中国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伊利将在消费升级中占据领先。
随着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中国消费零售业将面临很大的商机。伊利作为国内领先的大众消费品牌,又是北京奥运的赞助商,必将会随着奥运热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在不断升级的奥运热中特许使用奥运标志广告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很重要,特别是在07年和08年,大部分新增长的普通乳品消费都会更加信任奥运品牌。
三、国内乳业的两大品牌基本确立,市场将进一步集中。
中国人对奶源的根深蒂固的看法促成了伊利和蒙牛的成长,而在业内伊利和蒙牛已经成为中国两大领先的乳业品牌,并且将进一步向这两大品牌集中。
蒙牛和伊利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有心领神会的配合,就象全球两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有人统计近年来这两大公司从不在同一个日子开展促销活动,这不能完全看作巧合。
无论我们把伊利和蒙牛视为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把它们视为麦当劳和肯德基,把它们视作国美和苏宁,携程和易龙,它们之间只是第一和第二之争。无论伊利和蒙牛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在中国当前的乳业市场中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中国乳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对此我深信不疑,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还非常低,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消费只会越来越高,而且由于液态奶的生产和销售运输原因,外资品牌很难取得优势。
再补充一点,中国人也只会相信内蒙古才有中国人理想中的绿色无污染的奶源,不管事实是否如此,这一点资源优势,也是伊利和蒙牛的天然优势。
以上个人观点,更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肯定见仁见智,不赘述。
投资建议:
买入并持有,缝低加仓。持有至08年奥运再作定夺。
从去年年底我开始跟踪伊利股份,在这种跟踪中,它一直涨了接近一倍,当然包括股改送股。最近大盘盘整,但它一路创出新高。我现在理解巴菲特的心情,看到好股票,希望不要涨,以给我们不断缝低买入的机会。
现在买入伊利股份并长线持有仍是良策。关于600887基本面不多言,几个股外观点:
一、历经风波的伊利股份,初具百年基业的特征。
1、早在蒙牛创业的时候,伊利经历了第一次风波。当年牛根生从伊利离开,对伊利的营销资源是一次打击。大家都知道,类似牛根生这样的人,从伊利离开必将带走伊利销售系统的相当一部分精英,事实上从公开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到,投奔牛根生的并不仅仅是营销人员,也包括很多生产和技术层面的人。
2、两年前,众所周知的伊利高管风波。面对董事长被拘捕,多数高层涉嫌调查的情况下,伊利没有乱。生产和销售并没有受到影响,并且仍保持持续增长。现在以潘刚为核心的新一代管理层已经顺利掌门。
在国内,能历经这样两次事件而不受影响的公司并不多,没有受到影响的根本原因是伊利的竞争力,品牌和资源的优势,这正符合巴菲特的风格,真正的好公司无论是换了谁经营都会持续发展。而年方36岁的潘刚想必仍是希望有所作为的。
二、奥运必将给中国带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伊利将在消费升级中占据领先。
随着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中国消费零售业将面临很大的商机。伊利作为国内领先的大众消费品牌,又是北京奥运的赞助商,必将会随着奥运热而为更多的人所接受。在不断升级的奥运热中特许使用奥运标志广告对于快速消费品行业很重要,特别是在07年和08年,大部分新增长的普通乳品消费都会更加信任奥运品牌。
三、国内乳业的两大品牌基本确立,市场将进一步集中。
中国人对奶源的根深蒂固的看法促成了伊利和蒙牛的成长,而在业内伊利和蒙牛已经成为中国两大领先的乳业品牌,并且将进一步向这两大品牌集中。
蒙牛和伊利在不远的将来,必将会有心领神会的配合,就象全球两大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有人统计近年来这两大公司从不在同一个日子开展促销活动,这不能完全看作巧合。
无论我们把伊利和蒙牛视为可口可乐还是百事可乐,把它们视为麦当劳和肯德基,把它们视作国美和苏宁,携程和易龙,它们之间只是第一和第二之争。无论伊利和蒙牛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在中国当前的乳业市场中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
四、中国乳业的发展空间仍然巨大。
对此我深信不疑,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还非常低,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乳制品的消费只会越来越高,而且由于液态奶的生产和销售运输原因,外资品牌很难取得优势。
再补充一点,中国人也只会相信内蒙古才有中国人理想中的绿色无污染的奶源,不管事实是否如此,这一点资源优势,也是伊利和蒙牛的天然优势。
以上个人观点,更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肯定见仁见智,不赘述。
投资建议:
买入并持有,缝低加仓。持有至08年奥运再作定夺。
前一篇:从自由现金流看企业成长性讨论
后一篇:封闭收益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