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半糖主义 |
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一个主题,每个人在生命中爱情都占到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也曾经拥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爱情。”至今李琛提到初恋时,仍会满怀深情。
在西安老家时,李琛遇到了他生命里第一个让他心动的女孩。她美丽,善良,常常帮助他。他默默地喜欢她,却让自卑躲在了自尊身后,从不敢表达。女孩却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假期与李琛支小摊卖肉串,黄昏中推着李琛的残疾车走在小巷,原来幸福可以那样简单。因为和她接触,李琛想要改变生活,为了他们的将来,他要远赴北京,做京漂一族。一个健全人去北京漂泊都很难立足,像李琛这样一个身有残疾的人,会行吗?女孩坚定地支持李琛。她相信他能够做到别人无法做到的事。
分离让两个原本就年青的人心灵有了隔阂,或许女孩实在无法等待那个未知的前途,或者距离太远,相思太苦。原本打拼就是为了爱情的李琛,反倒失去了爱情。后来那首《窗外》就是李琛为这段离别最终零落的初恋写下的。这次分别让李琛失去了刻骨铭心的初恋,可也是正是这首歌把李琛送上了事业的高峰。人生的际遇有时就是峰回路转。
萍水相逢一见如故
在那段失恋的日子里,李琛像个受伤的鸵鸟,把头埋进沙里,独自舔食着伤口。其实这时,他身边早已有个女孩悄悄地喜欢上了他。她就是聪明美丽的重庆女孩艾小慧。李琛和小艾是在1993年偶然一个机会相识的。小艾说:“当时看见他没有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他和郑智化的感觉挺像,都是残疾人歌手。后来他经常来我们公司,他不爱说话,开始我还挺怕他的,后来了解了,慢慢成了朋友。”在交往过程中,小艾渐渐地被李琛身上独特的忧郁、坚强的气质吸引住了。她愿意帮助李琛,愿意听他唱歌,她相信,只要有机会,李琛一定会像金子一样发出最美丽的光来的。那时李琛还沉浸在初恋的甜蜜中,常常给小艾讲起西安古城里的她,小艾常常会羡慕那个未曾谋面的她。
小艾不奢望得到他的爱,她只想帮助他,默默地呆在他身边就好。“看李琛的外表会觉得他过得不错,可是第一次去他家我真的很难相信是那样的,冬天连暖气都没有,生炉子对他来说不方便,所以我有时间就会过去帮他。”小艾想起那段相依相扶的日子,还是满怀幸福。李琛租住的小屋里一到冬天冷得像冰窖,小艾就买来蜂窝煤,向邻居大姐学会了生炉子。李琛看着总往他这跑的小艾,心里很不忍,她是个好女孩,他不愿意耽误她。想对她直说,又怕伤了她,于是熬了一个晚上,给她写了一封信,让小艾别再来了。小艾看了信,更加喜欢上了这个坚强倔强的西安小伙子。他总是为别人着想,怎么就不想想自己呢?小艾不管李琛说什么,还是一如既往地往李琛的小屋跑。李琛的残疾人摩托车常常就由小艾推着,两个人相互扶持着出去找机会。风里雨里,大家都以为小艾就是李琛的女朋友,可是小艾知道,李琛的心门还没有打开。
李琛说那段时间小艾付出了很多:“青梅竹马的女友向我提出分手,我大病了一场,是她一直在我身边照顾我。为了每天能帮我生火,她也搬来了这间小屋。”一个女孩能做到这样,李琛还能说些什么呢?
因为在西安包揽了各大音乐比赛,所以李琛当初来北京时信心装得满满的,可是到了北京,好歌手遍地都是,再加上那一双拐,不知遭了多少白眼。李琛有些消沉了,可小艾不服输,总是鼓励李琛,不出去找,机会怎么会送上门来呢?
他说:“我记得我和小慧走遍了北京街头,只要看见霓虹灯我们就会进去问问,有些歌厅需要上楼,小慧就先上去问问是否缺歌手,就是为了让我少受折腾。”那段日子里,李琛常常看不到前面的路,北京人才太多了,或者就会这样地埋没下去了,但小艾不怕,始终坚定地支持着李琛,“你的歌一定会有人喜欢的,只是早晚的事,如果你放弃了,就什么机会都没有了!”也许就是这份虔诚与努力感动了老天,机遇渐渐地垂青李琛。由于李琛常常就去串录音棚,给人家唱口水歌,录小样给知名歌手。成了京城有名的“棚虫”,渐渐地被一些唱片公司注意到,渐渐地有了稳定一些的收入。
偶尔也会去电视台录节目,细心的小艾发现,怎么工作人员都不直接向歌手要样带什么的,偏对李琛直接要呢?李琛笑着回答小艾:“傻丫头,人家有助理,我没有,我请不起!”小艾听了没吭声。
第二天,小艾就拎着包来到李琛身边,“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助理了!”那里她正在一家台湾人开的婚纱影楼里做首席化妆师,收入很稳定而且不错。李琛一惊,“开什么玩笑?我付不起钱的。”小艾笑了:“如果你演出多呢,赚了钱,就给我发点,如果没演出,那我就一分钱也不要了!”李琛看着小艾美丽深情的样子,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努力做出些成绩来,不辜负眼前这个美丽女孩的一片心。”
十年苦恋一事成缘
因为写了《窗外》,李琛渐渐在流行歌坛红了起来。找李琛演出的人也多了起来。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有了小艾的打点,李琛有了更多的时间创作。虽然朝夕相处,可是敏感、自卑的个性让李琛对待感情很不自信。一次,一个湖南的演出公司请李琛去演出,小艾签了合同。本来是很顺利的一件事,却因为一个小插曲,闹得不欢而散。
那个公司的老总打电话来找小艾说谈合同的事,李琛说和我谈一样的,可那人就把电话挂断了。李琛心里就画了魂。就在这时,门外来了送花的,是送给小艾的,李琛看到卡片上“亲爱的”三个字,头一下子就晕了。那个男人比他强,他有权利追求小艾。他嫉妒,但他无力去争去抢。他把合同撕掉了,叫来小艾,说:“你可以走了,我不需要你了!你去过你想要的生活吧!”小艾哭着看着这个她掏心掏肺来爱的男人,不相信他这么绝决。李琛以为他放手,就给了小艾幸福,所以他不听解释,只是撵小艾走。小艾没办法,只好收拾行李,准备回重庆。临走的那些日子,她进进出出,把他的生活安排得细而又细。她不放心他。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他不能心软。小艾走的那晚,李琛醉了。
回到重庆,家里人乐坏了,以为这个晕了头的女儿终于迷途知返。可是小艾的父母很快就发现,女儿人回来了,心还在北京。每天盼电话,可是那个叫李琛的男人就是不打电话来,小艾瘦了一圈。偶尔有短信来,就是问什么东西放在哪里的。小艾恨得牙痒,可是恨还在,爱能断得了吗?在家里那段时间,李琛的歌成了小艾最大的精神寄托。
远在北京的李琛的日子同样不好过。生活一下子就变得空空荡荡起来。从前小艾在,李琛只管创作、演出,其它的事全不用他操心,可是现在,什么都乱了。他找不到自己想穿的衣服,找不到要吃的药片,甚至想喝水时,身边都没能有一双手倒给他。李琛这才明白,他已经离不开小艾了。小艾注定要成为他生命里那个最重要的女人。
去韩国演出,同行的很多人都给妻子女友买首饰,朋友也叫李琛:“也给你老婆买点东西吧!”李琛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小艾,他进了首饰店,一眼就看中了一条项链。
回到北京,男子汉的自尊和残疾人的自卑让他倍受煎熬,当初那么坚决地赶走小艾,现在万一她不回来怎么办。正好海南要举行个李琛演唱会,李琛觉得这是个好机会,打电话给小艾,让她回来帮忙,不然他一个人应付不来。以他对小艾的了解,小艾就是再怎么样,这个忙也一定会帮的。果然小艾去了海南。
回程的机票李琛早就偷偷订好了,两张。小艾知道了,知道在他心里,有了一个属于她的位置。到了家,李琛叫了声小艾,然后点燃一根烟,手抖抖的,掏出项链帮小艾戴上,说:“嫁给我好吗?”小艾一把抱住李琛,幸福的泪水再也忍不住了。
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经过十年的爱情长跑,终于在2004年十月踏上了婚姻的红地毯。喜欢浪漫的两个人把婚礼搬上了程前、胡可主持的《欢乐总动员》,在《欢乐总动员》的节目现场,节目组为李琛“量身定做”了一套婚礼流程,主持人程前、胡可第一次在电视荧屏前充当了证婚人的重要角色,喜剧明星英壮荣任“契约公证人”。随后的“爱情日历”板块将新娘与李琛十年来患难与共的至爱深情娓娓道来,新郎新娘还现场修订了一份“婚前契约”,将对夫妇俩日后的生活来一个妙趣横生的“约法三章”。
在讲述自己的恋爱故事时,李琛略带着几分羞涩语气说:“我和小艾的爱情故事可以用萍水相逢、热心互助、一路同行、情定终身四幅画面来概括,而且每一幅画面都有许多让我终身难忘的故事,如果真要说出来即使讲几天几夜也讲不完。”李琛说:“我们相知、相爱十年来,小艾总是在身旁默默支持我,扶着我到歌厅找工作,搀着我登上掌声包围的大舞台。”在知道初恋女友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可爱的孩子时,李琛由衷地希望她也同样能够幸福美满。
李琛在歌里说,要让月光守在心爱的女孩窗外,现实生活里,他捧了一束月光做玫瑰,送给了他最爱的小艾。他还要把这份小爱化做大爱,献给更多的人。几年来,李琛参与了上百场的公益演出,多次为残疾人的学校捐款。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唯有用这中国最传统的祝福祝愿意李琛和艾小慧幸福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