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2012-10-14 11:01:14)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佛学教育

灵岩山寺

分类: 文章和随笔
副题:只收一元门票的佛教寺院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苏州自古就是佛教圣地,这里名寺林立,高僧辈出。寒山寺、灵岩山寺、西园寺、重元寺、白鹤寺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刹。唐代的寒山、拾得,近代的印光大师,当代的真禅大师、明学长老等,都是备受佛子崇敬、视为修学楷模的高僧。这次国庆节的上海、苏州之行,苏州寺院是我们的重点参访地。我们先后参访了灵岩山寺、寒山寺和西园寺,而下榻的地方则地处复建的白鹤寺。

我在汉地参访佛寺,喜欢看山门的楹联。佛寺的楹联能反映出这座寺院的特质。参访苏州灵岩山寺时,看到印光大师的这幅对联:佛愿洪深普被三根九界同归十方共赞,法门广大不遗一物千经并阐万论均宣。这幅对联反映出印光大师一生的弘法愿力、对佛法的赞叹和对所有法门一视平等不分高下的谦恭态度。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平地上灵崖,过此关头,自有天梯登绝顶;
劳尘修净土,认清蹉路,岂无宝筏渡迷津。
(此联喻出离轮回还要靠佛法)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继庐”是印光大师的号,此亭为纪念印光大师所建。亭上三字为印祖手书,不过应该是拓印自印祖其他书稿。因为此亭建成时,印祖已经圆寂。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行至灵岩山半山腰,树影中掩映着一个幽静的院落,印光大师灵骨塔就坐落在这里。印光大师1861年12月出生于陕西郃阳县,自称“常惭愧僧”。大师早年遍参南北众多丛林,在佛教圣地普陀山“法雨寺”藏经楼闭关阅读经书几十年,专修净土。印光大师一生粗衣淡饭,远离名闻利养,不谈玄妙,倡导老实念佛。印光大师的一生都奉献给佛教事业,是近代振兴佛教的领军人物,是对中国近代佛教影响最深远的人物之一。大师在佛教徒中威望极高,与近代高僧虚云、太虚、谛闲等大师均为好友,弘一大师更是拜其为师,其在当代净土宗信众中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及。

史载,大师临终时预知时至,召集僧众开会,安排妙真法师升坐。至第4日,诸事圆满,便带领大众念佛,跏趺而坐含笑往生。荼毗后,更留下无数舍利子。后人在灵岩山建塔院供奉。印光大师留下的《印光法师文钞》,被誉为“小三藏”。在他入寂五十年后,印祖的《文钞》仍是台湾印行最多、流传最广的一部佛门宝典。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印公舍利塔

与灵岩山景区熙熙攘攘的人群相比,印祖塔院显得格外幽静,常住法师与一位居士正在修剪一座花盆,我们进到大殿,对印祖舍利塔三顶礼,后绕塔念佛七圈。出来时,参观了印祖纪念室,仔细观看了大师住世时留下的墨迹手稿。参观后,常住法师蒸好了一碟自种的南瓜给我们吃,又拿出矿泉水招待我们。在这个世外桃源,我们围桌而坐,与常住法师闲适的聊着佛法。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印祖著名的“死”字条幅。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在灵岩山寺大门口,看到这样一个牌子:门票每位一元。一元的门票价格是当地政府制定的,已经执行很多年了,其间当地政府希望涨价至2元,主持明学长老一直不同意,说如果你们涨价到2元,我就打五折。所以灵岩山寺多年来一直是门票1元,这在国内名刹中并不多见。明学长老不希望因为门票价格把信众挡在门外。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百岁老人受度的故事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我们在灵岩山寺拜会了德高望重的明学长老,明学长老是海内外公认的高僧,老人家今年92岁,思维清晰,步履稳重。考虑到老人家年事已高,我们原本打算谈十分钟就告退,但是没有想到,一说起佛教僧才的培养和学院教育,有很多共同的观点和话题,所以一谈就是一个半小时。明学长老非常健谈,他说中国佛教目前最需要做的事情是培养后继的僧才,没有僧才,没有僧团,再恢弘的寺院也不过是旅游景点,无法起到教化人心的作用。老人家向我们回顾了灵岩山佛学院的办学经过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对佛教教育的未来既充满希望又有忧虑。我们向老人家介绍了新浪佛学频道的创办经过,提出了我们创建频道时对栏目设置的构想,请老人家指正。明学长老对于通过网络传播佛学知识,搭建共同研修佛学的这个平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老人家说,佛教的传播方式自古以来就是与时俱进的,善用各种方式接引大众,希望我们办好新浪佛学频道。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谈到了中午。又一个没想到的是,老人家竟然亲自到厨房安排我们中午用餐,让我们十分感动。

我曾经看到过徐足之先生写过的一篇介绍明学长老的文章,文章中讲到:明学长老虽是寺院方丈,居住的房间至今保持着七十年前妙真老和尚住过的样子。屋内唯有旧式的木床、台桌及书架、木凳,没有空调、地毯、沙发、电视,也没有客厅和卫生间。早晨,常见老和尚手提白色的铁皮搪瓷盂,从屋内一步步走向约五十米远的公用厕所。老和尚日常生活全是自理,有时热水瓶没开水,就自己去食堂装灌。老和尚一日三餐,不开小灶,从不特别。饭碗用后,加些热水,摇匀喝下,然后取毛巾擦干,下餐继续用。老和尚每天仅用一瓶热水,洗脸热水用后保留到晚上,加些热水再用。洗脚水也不随便倒掉,或浇花木,或冲盂器,从不浪费。老和尚外出开会,为节省车宿费,常不带侍者。有次在北京机场,穿着陈旧的灰色僧服,独自一人等车,久久不见车来接应。实际上,接他的车几次开到老和尚面前又离开,根本想不到他就是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学法师。

明学长老说:做个和尚不容易,一个真正的和尚,一定要有道心,相信因果,遵守戒律,老实念佛。只要自己能做的事,他都是自己做,他牢记印光大师临终前嘱咐妙真法师的话:“维护道场,弘扬净土,不学大派头。”明学长老说,“这是灵岩山寺历任方丈的准则,也是必然要求,不能破坏!不能违背印光大师的遗愿!”老和尚将全寺僧众视作兄弟,不分亲疏,故大家对他非常恭敬。无论是政府官员、名人大师,还是平民百姓,都可直接亲近他,老和尚都以慈祥的平等心予以接待,绝不许身边人阻挡。很多信众要求寺院作梁皇、水陆等经忏,老和尚均未接受,劝说来者以参加念佛七或二时功课为好。明学长老以印光大师为榜样,出家始终“独身、素食、僧服。”他把信众供养的钱财全用于佛事上,如印赠佛经善书,修复寺院,塑雕佛像,放生、济贫等等。

明学长老不主张佛门祝寿,认为僧人贵在修道,而非寿命。即使有百岁以上寿命,也是幻梦一场。若不修道念佛,觉悟了生死,将枉己寿命。因为僧人不同俗人,即已出家,就该返迷归悟,返妄归真,以示六尘无体,五蕴皆空,复本具佛性而出三界火宅。每年,明学长老总以印光大师为榜样,谢绝各地缁素上山为自己祝寿。即使有人来了,无论是谁,皆自费就餐,绝不设宴。2003年,佛教界和海内外的无数皈依弟子准备为他筹办八十寿诞,遭到他的坚决反对。

明学长老25岁出家,始终胸无尘俗,潜心一志,务实修道。1980年元月重返灵岩山寺,不畏艰难,振兴印光大师遗风,庄严净土道场,次第修复、贴金被“文革”破坏的佛殿、佛像及诸法器。为了绍隆佛种,培育年青僧人,1980年同明旸法师、安上法师创办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寺分院。明学长老认为:僧伽教育的关键是要看有无道心,而不在于学历、文凭的高低。要引导和培养僧人发道心,最终将佛陀本怀铭刻在心。所以,佛学院的建设,寺院的建设,关键还是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办学至今,已为全国各地寺院输送了七百余名僧才,有的任著名寺院方丈,有的担任地方佛学院院长、教授,有的被中国佛教协会派往海外留学和弘法。

慈善的本质是回报社会和利益大众,十方来,十方去,身为佛门弟子,自身首先要勤俭节约,清净修持,慈悲为怀。老和尚说:行慈善不在于捐多捐少,关键是量力而行。有一次,苏州市民族宗教局到灵岩山寺,动员寺院为少数民族困难户尽点心意。明学长老带头,自己拿出2万,代表常住拿出20万。为帮助老年僧众能安度晚年,念佛求生净土佛国,明学长老亲自筹资在山下创建佛教安养院,已建有约三百床位的房间。而报名申请入住的老年人超过三千。明学长老只好先让85岁以上的高龄老和尚入住。明学长老时常呼吁各地寺院,应当发心创建佛教安养院,关心老年佛教徒!
    
明学长老的弘法理念:
(1)出家人是如来家业的荷担者,适应社会和发展经济,都不能忘记自己的根本,发道心,正道风,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是当务之急。
(2)佛学院的建设,寺院的建设,关键要看僧人有无道心、道场有无道风。
(3)慈善是回报社会和利益大众的,行慈善并不是一定要捐出多少,开展慈善也要量力而行。
(4)佛法的弘扬要以宗派为依据,佛教的教育也要有所侧重和以宗派为依据。
(5)当今出家人要切记,来自十方信众的供养,是用以安心、养道的,钞票不可没有,但要适可而止。
(6)净土道场,依印光大师的祖训:专一念佛。
(7)灵岩山寺无论方丈、当家和法师,一律不收出家徒弟。常住僧人全部来自四面八方,保持十方丛林的本色,避免僧人在丛林里拉帮结派。
(8)寺院内严禁商贩设摊,禁止车辆通行。灵岩山寺是清净的念佛道场,是供十方信众上山念佛了生死的。
(9)灵岩山寺做普佛法会但不做经忏。明学长老告诫:做经忏佛事不是个坏事情,也是弘法的方便,是佛陀慈悲度众的本怀,但要注意不要片面追求钞票。

    明学法师简介

    明学法师,即明学长老,明学大和尚,俗名冯祖慎,1921年2月出生,汉族,浙江湖州人氏。七岁的时候,就随母亲去杭州灵隐寺进香礼佛。
    1947年8月到灵岩山寺,1948年农历二月,依普陀山三圣堂真达老和尚出家,同年在南京宝华山受戒。
    1949年4月到11月去福州舍利院拜慈舟老法师学戒律。
    1956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北京中国佛学院就读,毕业后仍回灵岩山寺任监院。
    1970年下放到苏州天平果园劳动,坚持佛教修持,离庙不离山,心系寺庙,天天念佛。
    1979年底,苏州市政府将灵岩山寺、寒山寺、西园寺等三所寺庙归还佛教。明学和尚在阔别十年后,又回到梦魂索绕的灵若山寺。
    1980年冬升任灵岩山寺住持。为重振十方专修净土道场的雄风,明学和尚继承了印光法师制订的寺规,并加以发展,并于1981年制订了《灵岩山寺共住规约》,得到了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充分肯定。
    1983年当选为苏州市人大代表。
    1988年被推举为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
    1992年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
    1994年被推举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
    1998年1月被推举为江苏省政协委员,1998年7月当选为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2001年当选为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
    2002年9月当选中国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
    2011年明学长老从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正式卸任。
    现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苏州灵岩山寺、报国寺方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院长、中国佛学院南京栖霞山分院院长、寒山寺寒山书院院长,苏州弘化社总导师。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明学长老会晤客人的地方,这座房子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屋子里有很多明学长老的弟子书写的条幅,
对老人家一生从事佛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灵岩山寺的厨房,这里专门为居士和香客做素面。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国庆长假参访之旅——灵岩山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