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疆行(八)

(2025-03-08 12:23:22)
标签:

作家张明

南疆行

红其拉甫

盘龙古道

旅游

分类: 文学作品
南疆行(八)

南疆行(八)

作者:张明

八、红其拉甫指示牌和盘龙古道

大巴车在公路上快速行驶,忽然间,我看到了路旁边的指示牌。我们正在行驶的这条公路叫喀喇昆仑公路,也称中巴友谊公路,再一直向前走一百五十二公里,就会到达“红其拉甫”。早就听说过我国著名的红其拉甫口岸,这是通向巴基斯坦的出入境口岸,位于帕米尔高原,海拔四千七百多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口岸。这里气候条件恶劣,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常年风力在七八级以上,最低温度可达零下四十多度,而在此守卫国门的解放军官兵、人民警察,克服了巨大的生活困难,在长期缺水缺氧的条件下,努力工作,顽强拼搏,保卫国门,奏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凯歌。向英雄的解放军和人民警察致敬!

当然,我们这次南疆行,并没有参观红其拉甫口岸的项目,但我们能够在祖国各地开心和舒适的旅游,不正是人民解放军守护祖国边境为我们带来的安全保障吗?!

    我用手机及时拍下了公路指示牌上的“红其拉甫”四个字留作纪念。

前一段时间,网上流行一句很火的话,叫做“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人生从此尽是坦途。”这句网红的话,就是针对我们旅游所在的地方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因为这里有一条九曲十八弯“盘龙古道”,甚至比这个形容要多得多。三十公里的山路有六百多个“S”弯和“U”形弯,从海拔三千米陡升至四千二百米。

其实,“盘龙古道”并非是什么古道,这是为我们开车的小车司机说的。我们走这条道时,需要更换小车,毕竟路面窄,弯道多,大巴车不方便。小车司机说,原来大山里有一个自然村,住着几百户人家,交通不便,来回只有山间小道出入。后来当地政府为了脱贫致富,投资并动员大家修路,这才慢慢有了公路。而这条公路也是沿着过去的山间小道拓展而修,弯弯曲曲,兜兜转转,总算方便了村里人出山和进山。谁知旅游公司发现了这里,觉得是个很好的旅游景点,将原来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远看很像苍龙盘旋,便取名“盘龙古道”,再加上热心网友“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人生从此尽是坦途”的金句,这里成了旅游者的热门打卡地。在山下的停车场,还专门修建了金句的文字支架,红白油漆极其醒目。我也拍了不少照片。

打开新疆地图翻阅后得知,我们这次南疆行的旅游路线是先从北京乘飞机飞抵阿克苏市,在新疆的西南部,靠近吉尔吉斯斯坦边境,然后到阿克苏市西北的温宿县,再去阿克苏市东南方向的阿拉尔市,从阿拉尔市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到达和田,再从和田向西北方向到莎车,最后到喀什。在喀什古城参观后,又乘大巴车到东北方向的图木舒克市,从那里乘飞机回北京。图木舒克市也是一个兵团城市,因为我们是直接到唐王城机场,没在市区停留,所以没有什么印象。

(未完待续)
南疆行(八)
一路崇山峻岭和大漠戈壁

南疆行(八)
在中巴友谊公路上拍摄的指路牌

南疆行(八)
红其拉甫哨位(俞敏洪拍摄的视频截图)

南疆行(八)
通向巴基斯坦的中国出入境边关(俞敏洪拍摄的视频截图)

南疆行(八)
盘龙古道打卡地

南疆行(八)

南疆行(八)
我们就是从这里飞回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南疆行(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