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跨越海峡的信件开始——工读学校放牛班体验式教育故事之三

(2013-03-25 14:51:48)
标签:

工读学校

教育

放牛班

寄信

回信

乔校长还在台湾学习期间,就发短信告诉我,初一年级孩子们写给炳煌老师的信他收到了。百忙中的炳煌抽出时间给每个孩子都认真的回了信,并且还给每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要送给他们。我在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传达给班上的学生,他们显得很兴奋,都在期待着那封回信以及神秘的礼物。

http://img.ekoooo.com/allimg/110116/9_110116085519_1.jpg

说到给炳煌老师写信,我就得说一下乔校长最初的设计思路。少年军校三天的学习让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巩固那难忘的体验,乔校长试着让孩子们给炳煌老师写封信。希望他们能在写信寄信的过程中,学会书写信件的格式以及掌握邮递信件的方式,甚至可以引申拓展到与人交往、探究学习等方面,特别是现在的孩子还真没几个人知道应该怎样很标准的写信寄信。

我们初一最后商量的结果是集体给炳煌老师写一封信,大家各写一段,写上希望、写上祝福,并邀请炳煌老师来我们学校做客。少年军校之行班上有两位同学,小金与小常因故未能参加,于是我建议他们单独给炳煌老师写。一向喜欢较真的小金还问我:“老师,我和炳煌老师都没见过面,能给他写信吗?写了他会回吗?”我回答道:“怎么不能写?写了才知道他会不会回呀,试了才知道。”

孩子们写好后,我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买来邮票并贴好,把他们写的信给寄了出去。当信件掉入邮箱的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大错误,把本该让孩子们自己完成的事情,一股脑全承包了下来。写信其实只是整个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后面关于邮票、关于邮寄等部分才是孩子们应该真正掌握的知识,而我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而完成,好像是帮孩子们解决了困难,但却越俎代庖忽视了学生在此环节中的位置与作用。

这给我的冲击很大,以至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整个过程成为我和同事们的一个笑谈,时刻警醒着我。我也乐于和大家分享着这个过程中我从一开始的固执和模式化,到后来的转变和感悟,特别是我的思考,促使我更多的开始反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惯性思维。

为了节省邮递的时间,乔校长把炳煌给孩子们的回信和礼物一道带了回来。同时,也为了让孩子们更加重视,或者说能为后面的安排做好铺垫,更好的引导出他们的兴趣点,我们商议后决定在校会上让全体初一年级学生接收炳煌老师的回信和礼物。

第二天的校会上,乔校长先播放了几段这次在台湾学习期间所拍摄的视频。我偷偷瞄了一眼班上的学生们,发现每个人都看的很专注。视频结束后,乔校长当着全校同学的面,很郑重的把炳煌的回信及小礼物交到每个初一年级同学手中。

回信全写在印有台湾风光的明信片上,炳煌给每个人都写了一大段热情洋溢的文字。送给孩子们的神秘小礼物是“阿姆斯特朗手圈”,从校长手里接过来之后,所有孩子都迫不及待的套在了手腕上。

乔校长笑着问大家,有谁知道这个手圈的含义吗?孩子们相互看了几眼,一脸的茫然。乔校长解释道,美国自行车运动员阿姆斯特朗得了癌症以后坚强抗癌,继续参加“环法”自行车赛,手圈就代表了这种顽强不屈勇往直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

这里有个小插曲,看视频过程中我小声问身边的小康:“知道请炳煌老师上一节课多少费用吗?”

“××!”他毫不犹豫的回答,我很吃惊这八九不离十的答案他是从哪里得来的?于是追问道:“你怎么知道?”

“上网查的!”他说道,“我在网上看到的视频里说的。”

“是他?”

“不是他,是一个老外在上类似的课,里面有讲到上课的费用,我估算了一下,炳煌老师大概也差不多。”

“可以啊!”我赞叹道,看来一个多月前少年军校的体验学习,确实在学生们心中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以往他们周末一回到家,会迫不及待的打开电脑上网游戏,此次小康却饶有兴趣的在网络上搜索起有关拓展训练的视频,这让我真的是意想不到。随着我们远征式学习的全面铺开,我发现更多的意想不到和惊喜正等着我们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