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难道这孩子有精神分裂?——工读学校放牛班小金故事之五

(2012-05-28 09:11:03)
标签:

教育

书信疗法

杂谈

同学们按照我的要求,以我 徐老师的名义和口气写了第一封给自己的信。当信交到我手中时,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挑出小金写的信,细细地阅读和分析。(信中括号内是我写的分析)

亲爱的小金同学:

你好!

是你的班主任徐老师,最近你的表现不错。这次秋季运动会上你虽然没有得到名次,但不要难过,你已经成功了第一步(看来之前的鼓励还是起到一点作用,多少让他找回点自信),因为你本来广播体操也不会做,但运动会上你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每一个动作都很认真细心的跟着做了(为自己找借口,面对失败、面对困难他总是这样,逃避是他不二的选择),希望继续加油!你现在唯一需要努力的,就是怎样与同学搞好关系,怎样宽以待人。”

(写到这里基本中规中矩没什么,肯定自我同时也对自己提出了要求,说明这孩子内心很正常,可是接下来的内容,就让人不那么乐观了。)

(这个‘我’是指他自己,在信的第二段他又恢复到自己的语气了)希望我猜错了,因为当我看到这封信时,我一定会气晕的(两个自我的痛苦挣扎,一方面表现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诲,一方面又继续顺应着自己原先的思路)。我不希望与这些人交往,不希望与这些人搞好关系,也绝不会以宽容之心去对待他们(这叫什么话嘛,早就跟他讲,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这天,邵老师值班的那天,小康在排队的时候踢了我两下,而且踢在我腰这里,我非常的疼痛,我决定永远不会原谅他。后来,邵老师批评了他,老师问我原谅他了吗?我当时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站在那,但心里永远都会恨他,永远……永远……(也是个不肯吃亏的主,自私的性格决定)。我不喜欢开玩笑,也不喜欢没事和别人烦。我和这些人永远也合不来,现在的问题不是我去适应他们了,凭什么要我去适应他们(孩子啊,如果你今后走向社会,难道让整个社会来适应你吗?。还有政教主任石老师也不能夺去我个人的性格,他又不是我,竟然要我讨厌又恨,看都不想看的家伙交往,这是不可能的,我有我自己的习惯、性格,我认为我不和这些坏孩子交往是超级正确的。

此致

敬礼 

老师

2011.11.13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逐字逐句的阅读、分析着小金写的内容,生怕遗漏任何一个小细节。第一批次的角色书信果然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带着真实的情感,都很认真的写出了内心感受,作为老师我可不能马虎,随便批阅只会让这个成果付之东流。

和小康的矛盾我是知道的,要不是老师们保护,光他俩就不知会发生多少冲突,何况还有和班上其他学生之间的。因为小金动作太慢,妨碍到站在他后面的小康走路,积压在小康心中的怒火来了个总爆发,就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算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值班邵老师当时就做出了处理,他对此事依旧愤愤不平也可以理解,面对年纪虽比自己小,却人高马大、体格强健的小康,动手肯定会吃亏,但老师的批评不能彻底帮他排解心中的“仇恨”。

每一个问题学生的转变不仅包含着班主任老师的心血,也倾注了我校整个教师团队的功夫,信里提到的石老师在只有他们俩人时说:小金,我和你打个赌,现在我们走出去随机问三个人,如果有一个人说与人交往不重要,那么你是正确的,我不再对你要求与人好好相处。结果可想而知,小金肯定输了这个游戏。我没想到的是他竟然如此耿耿于怀。

角色书信疗法主要功效是能让这些问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感受,只对有精神分裂倾向的人群不适用。初次体验角色书信,班上12名同学只有小金出现了“我”(老师)“我”(自己)不分。看完后当时我的心里就“咯噔”一下,难道是我单从字面理解多虑了吗?他会不会真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啊?

当初在发给小金的写信的笔记本扉页,我写下了“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这样一段话,看来他完全没有理解我的意思啊!从信中我明显看出他的固执,很难用简单的语言去说服他,不能仅针对他信里的问题进行回答,需要策略、需要迂回。

我用红笔在他的信中划了条分割线,结尾写下这样的评语:“本来老师对你的信充满期待,想着你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总体来说延续了你一贯的风格,前半部分还不错,符合要求,但后半部分又回到你自己的语气,要知道这不是写给老师的,而是老师写给你的,可能你理解错了,犯了一个小错误,要不然会写得更加完美。

对于他所提到的所有事情,我并没有只是一味的追求谁对谁错、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想即便说了,他也不可能会听的进去。所以我放下这个话题,单从文本格式角度谈,大家搁置争议只享受写作带来的乐趣。嘿嘿,小金,我看你怎么给我回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