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韩国日记(6)
(2025-06-23 07:09:20)
标签:
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散文随笔 |
黄海的月亮
睡到两点多钟的时候,我从睡梦中醒来。舱外的洋面上,月光如水,在海上洒下一抹抹光影,把黄海照耀得如同白昼。
这么好的月光,又是在我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大海深处,不去看看,那是暴殄天物了。爬到船顶,在顶上的平台,依着栏杆四处眺望。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睹物思人,虽然出来才几天,却有些想家了。
査了一下日历,昨天上船时是农历九月十四,子夜已过, 现在已经是十五的月亮了。农历十五,正是月圆时候。
月亮好低, 感觉就离我不过两米。茫茫的海天之中, 星星硕大如斗, 闪闪烁烁地眨着眼睛, 天地一片, 我其实分不清哪是天上的星星, 哪是海里的渔火.
只有月亮是惟一的, 高挂在海天之上, 照耀着宇宙万物。当然,也照耀着我这粒沧海中的粟米。
此刻, 微风轻拂,洋面平靜, 天海之间, 万籁俱寂。 只有箱船的发动机在轰鸣声,在告诉我,我是在海上赶路。
昨天7点钟从韩国的平泽港开船, 到现在已经有7个多小时, 乘以船速, 海程已经过了大半。独自一人站在船顶, 在黄海的深处, 一人, 一船, 一月亮, 几十个星星, 十几点渔火, 勾起了我的孤独。
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是否已经回到了我国的领海?100多年前,从仁川出发的,把北洋水师打得落花流水的日本舰队,是不是和我现在的航道重叠?
月亮如银盆悬挂在苍穹, 泼洒的清辉, 将我全身包裹。
我不知道, 这是不是我家乡的那个月亮? 常识告诉我. 人类只有一个月亮。那么, 这还是我在家乡,和其它地方看到的那个月亮。只是,这黄海里的月亮, 特别大特别圆。
自古以来, 文人骚客歌吟月亮的诗词, 汗牛充栋, 不知凡几,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到底有多少? 我想, 即使有人有心想做这一件事, 也应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在我看来,把古今中外所有关于月亮的诗词加起来,也抵不过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这是唐诗的开山之作, 有“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 的美誉。因此, 尽管作者只有两诗流传至今, 却凭着“孤篇”,青史留名。
现在虽然是秋天, 而张若虚写的是春月, 写的是江月, 但在这辽阔的黄海, 在月明星稀的洋面, 如果把他诗中的“春”改为“秋”, “江”改为“海”, 也特别应景, 特别叩击人的心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吟咏着这伟大的诗篇, 满满的可惜充满我的心中, 可惜我不会写诗, 可惜张若虚此时不在船上。
“不知乘月几人归”? 不正是我今夜的写照吗?
海蓝鲸号箱船载着我, 乘坐这黄海的月亮, 返回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