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同事
(2025-06-13 06:46:14)
标签:
情感文化杂谈 |
分类: 散文随笔 |
退休后,有事无事的,我都要去菜场转转,不为了买菜。当然,看见喜欢的合适的,也顺手牵羊买一点。
早晨,看见一个六谷摊,问了价格,感觉可以接受,就买了几斤。付钱后,看着摊主面熟,以为是村里人。却不是,隔壁村人。我在老家只生活了二十年,隔壁村人不可能印象这么深,就冒魅地打问他的姓名。知道了他的姓名后,竟然是我在六敖供销社的同事。他也根本认不出我,到我告诉他自己的姓名后,才想起来。
我于1984年下半年调离,至今已40多年没有碰到他,只知道供销社被硬生生的撤销,员工全体下岗,他肯定也逃不脱失业的命运。
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端上这饭碗的,临时工转正,接班,还是分配?反正不是如我这样,是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的。失业了,他只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村庄。能回去还是幸运的,有许多人还回不去呢,因为户口已经从自己的村庄迁出去了,等于是把根拔掉了。
我没有问他失业后的生存景况,近80岁的人了,还跑到十几里外的县城卖地里种的庄稼,现状应该好不到哪里去的。
走出去好远了,又返回,向他买了西红柿和梗豆,这是因了老同事的缘分买的。不是怜悯,更不是布施,仅仅是因为他是我40多年前的同事。茫茫尘世,能平安活到现在,又再次相逢,也不容易。
看着他现在的样子,想着如果我当初没有调离六敖供销社,那也是下岗失业的结果。现在每月的10000多元退休金,那是想都不用想的。和他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人应该知足,每个月10000多元退休金,很够花了。我不像许多人,一个月一万五六的退休金,还老在打问钱的事。就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这么关心钱?
前些天,碰到一个熟人在修手机,他是部队转业的,每个月退休工资16400元。这么高的收入了,一个手机用了六七年,坏了还舍不得扔。不晓得他的钱都用去了哪里?
我不迷信,但命运有时还真是有的。
知识改变命运,在我身上是实打实的。
第一次,我初中毕业,在家做了4年农民后,经过半年的复习,竟然考上了中专,跳出了农门。我之所以转运,一是家里穷,二是初中的许多老师见我在学校的成绩优异,相信我,路上碰到都劝我考学。
因为没有路数,中专毕业后分到了六敖供销社的收购站,从事收破烂的行业。我不安于现状,就用我的笔写作新闻稿,不断地在报纸广播上露脸后,我在县里面显山露水。转机就此出现,我被调到六敖区,当上了团委书记,这是我的第二次。两年后,升迁的机会来了,我拒绝了,我的目标不是当官,而是去县城当个小职员,过安稳的老婆孩子热坑头生活。选择了去地委党校读脱产的两年大专班,两年后如愿跳槽到了县城,进了机关单位上班,实现了我的理想。在自己想呆的地方生活,这就是我的理想。这是知识为我改变的第三次命运。
自然,知识并不总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候也要靠自己的努力,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然,在一心想当官的人那里,我仍然是没有抓住机遇的人。
我有一个同学,也是中专毕业分到基层供销社,他没有调出来,在供销社所谓改制的浪潮下,丢了饭碗。
以后,在我上下班的路上,看见他做了一个扫地的环卫工人。他的表情自然,动作娴熟,扫起地来如行云流水。在他的身上,没有半点的怨天尤人。老实说,每次看见他,我都是投以崇敬的目光。
一个不怨天尤人的人,不管他们从亊的是什么职业,都是值得尊敬的。
我始终认为,任何朝代任何国家,人都分着三六九等,处于哪个阶层,不是由自己说了算。社会造就你成了人上人,也不要自以为是,做好份内事就好;社会分配你成为人下人,也要安于现状,不要怨天尤人。逆天改命,那是伟人做的,一般人做不到。
看见老同事,总是亲切的,也引发了我很多的联想。
今后,只要我看见他在卖东西,总会去买上一些。不为了交易,只为了曾经在一起的那段同事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