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冬至

(2023-12-18 16:37:56)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散文随笔

 这些天明显地冷下来了,气温也到了零摄氏度上下。老天也一改前些天晴朗温和的脸色,天气也变得阴沉沉的了,还不时地下几阵雨。

  走在大街小巷,不时地看到做姜汁的人家,也见有捣麻糍的。左邻右舍的女人们碰到了,都会问一句,细豆沙和糯米粉备下了么?

  这让我猛然想到,今年的冬至又要到了。翻了下日历,这个周五就是冬至节了,屈指算来只有四五天的日子。时间的脚步真是匆匆。好像才过了冬至,冬至又到了眼前。

  一年又一年,人的一生,就在这迎来送往的节日中走完。

  从节气的意义上来说,到了冬至,寒冷的天气开始来临,冬至是数九的第一天,三九严寒,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返回的节点,过了这一天,白天的时间会一天比一天长,有 “长到夏至,短到冬至” 的农谚相传。

  都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到了冬至,农村的人也就牛放南山,犁锄归家,闲下来了。一年忙到头,难得闲下来,人们除了邀请亲朋好友娱乐娱乐外,着急的人开始在悄悄地开始准备年货。

  民以食为天。有闲的日子,咱们小老百姓就会想到吃的。在我们家乡,冬至是一年中极其重要的节日,有 “冬至大如年” 的说法。既然冬至这么重要,自然要隆重对待,整一点好吃的慰劳慰劳自己的肚子。冬至这一天,每个家庭的主妇从早晨开始就忙得手脚并用。吃了早饭,就要烧中午的麦焦。烧麦焦工序复杂,既要糊麦焦皮,又得炒八九样荤素菜蔬,虽然现在麦焦皮可以去街上买来,但八九样的荤菜素菜总要一样样地挑拣洗干净,然后一样样地烧熟;吃了中饭,卷了吃剩的麦焦,洗了锅碗,又要忙晚上的冬至圆了。先是磨好糯米粉,接着蒸好细() 豆,用慢火焙干,筛去豆皮,就成了裹懦米圆的细豆沙了。晚上的饭点一到,把搓好的糯米圆下到水里煮熟,捞上来放在摊平的细豆沙上反复地滚来滚去,直到糯米圆全身裹上暗红色的细豆沙,就可以落肚了。我们家乡把这一过程叫 擂冬至圆 过冬至圆的菜倒是简单,大多数家庭一般都是煮一碗番薯豆面烧芥菜过过。当然,喜欢闷一口老酒的人会炒上几个精致美味的小菜佐酒吃冬至圆。

  十里不同俗。离我们老家不远的很多海边农村,却是吃裹有甜馅或咸馅的丸子,这应该就是汤丸了。

  冬至圆是冬至日的主角,一般老家大多数节日里都吃的麦焦反而成了配角。传统的习俗里,说是人几岁就要吃几只冬至圆。当然,这也只是说说而已,这么大的冬至圆,十岁以上的人是不可能按岁数去吃的,根本吃不下不说,就算能吃下,也会胀死的。倒是关于冬至圆的另一种传统说法,家乡的人还在有意无意地遵守着,那就是,吃了冬至圆就算大了一岁,而不必等到过年。也许,冬至是小年的说法,就源于此吧。

  冬至的节日这么重要,光顾着肚子肯定是不行的,还得乐呵乐呵呢。于是,那些有点钱的村庄,就会邀请戏班子,唱上几天的戏。在我们家乡,上演的大都是越剧。有些有钱的人家,也会捐些钱出来,给村子里演冬至戏,算是报答乡梓吧。

  近些年,在很多有实力的大姓村庄,每年都会在冬至节这天举行祭冬大典,我也参加过几次我们梅氏的祭冬仪式。内容主要有祷告祈天、祭拜祖先、演祝寿戏、行敬老礼、设老人宴及与之伴生的有关民俗活动。这是历史的传承。在2014年,我们三门祭冬被国务院列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冬至近了,听闻乡下有很多村庄又在准备演冬至戏,和筹备祭冬活动了。我在想着冬至美食的同时,也在想着今年去哪儿看冬至戏,参加祭冬仪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一路向北(5)
后一篇:一路向北(6)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