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志耘教授:走过田野——方言文化网 开通

(2008-09-07 20:36:19)
标签:

语言学

社会语言学

地理语言学

方言地理学

语言地理学

教育

分类: 语言研究
“鱼”和“渔”
曹志耘
 
 
    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人的工作主要是做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三十年来风雨兼程,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海峡两岸、青藏高原。官话、晋语、吴语、徽语、闽语、粤语、客家话、赣语、湘语、平话、土话、乡话、畲话都做过或详或略的调查,赴实地调查过的方言点不下百个,近几年还调查了侗语、道孚语等少数民族语言。在调查的基础上,也撰写了大量调查报告和论著。自2001年以来,我主持实施了大型研究项目“汉语方言地图集”,国内外34所高校和研究单位的57名研究人员历时7年,实地调查了全国930个地点,获得原始调查数据100多万条,编写出510幅方言特征地图,包括语音图205幅,词汇图203幅,语法图102幅。《汉语方言地图集》是世界上第一部在统一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的、全面反映20世纪汉语方言基本面貌的原创性语言特征地图集。
   国境内的语言多达一百三四十种,汉语方言则更是不可胜数。在当今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凶猛席卷下,绝大多数弱势语言和方言正处于急速衰亡之中,与此相关,众多弱势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灭绝的危险。但要对语言文化一体化运动作出反应,要留住或部分留住那些历经数千年积淀下来的珍贵的语言文化遗产,要让人类的语言文化生态保持应有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单靠少数学者的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的。
   然,我们无能力指挥别人,更无权力制定法律。但是,历史的进程最终还是由民意决定的。如果有更多的人意识到语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参与建设“和而不同”的语言文化生态,我相信,我们会有所作为!
   这项艰巨的工作当中,我选择网络。传统的鱼网是用来捕鱼的,现代化的网络也可以作为“授渔”的理想工具。我希望“走过田野方言文化网”里的某些东西能够让某些网友有所触动,更希望有所行动。那样,我们未来的餐桌上就不会只有汉堡包,而是有鱼有虾。(尽管我不吃,但我希望想吃的人“有得吃”汤溪话,意为“有某物可吃”。)
            转载自 曹志耘教授的走过田野——方言文化网  http://www.chinadialect.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教学模式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