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汉语教学 |
试论“二合的生成机制与组合汉语”*
吕必松
提要:本文根据字本位理论提出了“二合的生成机制与组合汉语”的新概念。“二合的生成机制与组合汉语”(简称“组合汉语”)是一种汉语语法体系,也是一种汉语教学路子。笔者认为:字本位、组合生成和二合法是汉语的主要特点。汉语的各级语法单位都是以字为基本单位逐级组合生成的,“二合”是汉语的天然生成机制。一种语言的教学路子必须与这种语言的特点相一致,字本位和“二合”的组合生成也应成为汉语教学的基本路子。本文初步论述了音节、汉字、语辞、句子等各级语法单位的“二合法”和组合生成教学。
关键词:字;辞;字本位;生成机制;二合法;组合汉语。
一、概述
“二合的生成机制与组合汉语”(简称“组合汉语”)是一种汉语语法体系,也是一种汉语教学路子。
作为一种汉语语法体系,“组合汉语”包括以下要点:
1.字本位。即以字为基本语法单位。基本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组合生成。字和字以上的语法单位——语辞和句字,都是由小到大逐级组合生成的。
3.二合法。各级语法单位的组合生成,基本上都遵循“1+1=1”的组合方法。“1+1=1”就是合二为一,我们把这种合二为一的组合方法叫做“二合法”。“二合法”是汉语的天然生成机制。
字本位、组合生成和二合法可以代表汉语的主要特点。
作为一种汉语教学路子,“组合汉语”包括以下要点:
1.区分书面汉语和口头汉语。
2.以字为基本教学单位。
3.按照二合法,由字的生成元素到字,由字到辞,由辞到句,逐级组合生成。
二、关于“字”和“字本位”。
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有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两种方式。我们把用于口头交际的汉语叫做口头汉语(说的汉语),把用于书面交际的汉语叫做书面汉语(写的汉语)。口头汉语以音节为载体,书面汉语以汉字为载体。
我们通常所说的“字”,就包括作为汉语载体的音节和汉字。我们可以说:“这个人说话吐字不清”,“他说话总是两个字一顿”。这里的“字”就是音节。我们也可以说:“他写得一手好字”,“这个字写得不对”。这里的“字”就是汉字。由此可见,字既代表音节,也代表汉字,是音节和汉字的合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