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后股市面临频繁的政策调控,先是央行以1370亿元的回笼量连续第13周实现净回笼,且创下11周以来的单周新高,各部委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接着国务院原则上同意推出股指期货及提高二次房贷的消息搭配出台,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周二(1月12日)宣布,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频繁的政策消息出台令到人头昏脑胀,难以消化,从政策消息理解来看,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态度已经明朗,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为货币紧缩的一大信号,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宣布暂时退出舞台,货币政策的“微调”时代正式登场。显然控制通胀已相当紧迫,近期的消息是利空偏多,当然在利空政策频袭下出人意料地如此快速出台国务院已原则上同意推出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可以理解为国家担心系列消息的出台将股市打下去,又或者是高估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利多,担心股指过快上涨形成通胀的压力将调控利空搭配推出。有点令人费解的是,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利好推出前,股指是连续下调并破位,而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前昨日大盘却是大幅上扬,主力没收到“风”?相对而言,融资融券及股指期货的利好推出前恒指是连续上扬,昨日却是逆A股而下跌,似乎港股对消息更为敏感,这是需要注意的。
如何理解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的影响呢?
由于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所以,其乘数效应反应了政策微调的紧缩意图,对股市毫无疑问是利空,所以,今日大盘低开收阴应是意料中,关键是回调10日线能否支撑,在目前政策密集出台调控情况下操作上看不明先适当谨慎,当然也不需悲观,暂时没看出有必要修改一季度3500点目标的必要,控制仓位和选好股还是必要的,调控中一些行业板块有机会,例如,反复建议大家投资组合的农业、商业和电力,很明显昨日出台的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就明确表示,为增强支农资金实力,支持春耕备耕,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显示国家对农业的倾斜,商业板块则具有扩通胀题材,至于电力板块则因大雪加大电力的需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