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空频袭  热问题要冷思考

(2010-01-08 16:49:00)
标签:

股票

    2010年第一个交易周,深沪股市就在极度严寒之中度过。首日开门收阴已经令人感到丝丝的冷意,而接来的利空频传更是令大盘周K线以一根周阴报收,为未来全年的交易带来丝丝的隐忧。

    去年底,中央连续出台调控房地产的措施,令地产行业以及地产板块经受市场的考验。而新年钟声刚刚敲响,紧缩性的声音再度响出,管理层除了对房企再融资作出限制后,央行本周以1370亿元的回笼量连续第13周实现净回笼,且创下11周以来的单周新高,同时在连续稳定18周后,央票发行利率终于再度上行。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较之前的1.3280%上行至1.3684%,上行了4.04个基点。91天期正回购利率也打破自去年9月以来的稳势,上行了3个基点。令市场加息的预期增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释放出明确的收紧信号,再加上新年后新股发行和上市的速度依然加快,今年首个解禁高峰期又将到来,令人担心市场的资金再度紧缺。而深沪两市历史上是资金推动型,资金紧缺影响了信心,而信心也制约了欲入场的资金,从而导致大盘今周在频频的利空下大盘出现较大幅的回落,沪指的10日线也告失守,短线技术指标发出明显的调整信号,投资者对今年行情的信心开始打折扣,在此情形下有我们必要对今年的行情热点问题进行冷思考。

     首先,就是关于收紧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在去年已经留下,因为全球的流动性过剩必然带来通胀的压力,不管指标如何,最贴近民生的各种消费品价格的大幅上扬,加上近期寒冷的天气造成农产品价格以及燃料价格的上扬,也使得控制通胀预期显得有点迫切。而且在完成“保八”任务之后,目前只是年初,两会之前政策的制定和调控还有回旋的余地。其次,今年从全球范围来看,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控制通胀和加息是我们绕不过的话题。而从今周市场的反应来看,似乎对这个问题仍较敏感,看来今年多空人士仍会继续围绕这个问题激战。除此之外,股指期货也是时刻牵动市场的神经。其实,刺激经济政策的逐步退出肯定不可避免的。从宏观上来说,它预示着经济的复苏,是好事,只是曾经作为支撑去年股市大幅上扬的利好因素在股指已经预期反映情况下,该消息对股市毫无疑问具有利淡的信心影响。而从我国历来的政策制定来看,为了保持经济和股市的稳定,更有可能是采取稳步逐步退出的方法。而为了抑制通胀,加息是不可避免的,但幅度应该不会太大。一系列因素的影响,相信今年大盘是呈现一个震荡市,空间就是我们所指的围绕3300点上下500点左右,而震荡市将使操作的难度加大,它很考验你对大盘的节奏和选股能力的把握。至于股指期货,我觉得上半年推出的可能性较小,在推出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很多人只是单纯将股指期货的推出作为利好,但是它有升时助升,跌时助跌的作用。如果在市场的承接力不强,准备不充分时推出,融资融券等配套措施仍未铺垫好后过早推出对机构也好,对投资者也好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考验。而且,如果在指数较高时推出,潜在的风险也是巨大的。而在下跌途中,假如调整未充分的时候推出,如果政策消息不配合的话,杀伤力也会较大,因为它可能会加重市场的恐怖气氛。同时我国不少机构和研究人员对期指没有经验,届时可能会成为海外热钱“鱼肉”的工具。我自己更倾向于先推国际版以及港股直通车后再推出期指,因为让我们的思维与国际有一个接轨的过程,接受海外资金的洗礼。很典型在年初的四大预测中,我们就说今年港股的升幅将大过A股,我们建议大家有条件应多考虑港股,无条件也创造条件参与港股。我们看看今周A股与港股的走势,港股是稳步上扬,周K线收中阳,与A股的周K线中阴形成鲜明对比,显示我们的预测具有前瞻性,大家不妨对照沪指和恒指的图。今周,我身边不少朋友听了我这个预测下已经开始纷纷向我打听港股并加入港股的投资行列。因为不少人一向对我的预测抱以较高的期望,其实理由也很简单,全球的投资价值理念是具有共性的,资金总往价值的洼地流。大家比一比A+H,大家比一比同是国企,同行业的A股和港股,如果你坚信这个价值投资理念,你们说港股不值得投资吗?为什么我们建议先港股直通车然后再期指呢?因为假如A股的市盈率远远高于港股一大截,A股股价远远高于H股的情况下,未来就会被海外大鳄找到做空的理由。很简单,机构作为套期保值,可以买入H股及国企股然后沽空A股期指,所以这个问题希望有关方面思考。

最后让我们谈谈市场吧,周五大盘虽然反弹,但是KD仍是形成死叉向下,5日线即将下穿10日线,所以下周应该仍有一次下试半年线的过程。既然消息面产生利淡的变化,技术指标也出现调整的倾向。尽管对一季度的行情仍是看好,但从顺势而为的角度出发,操作上要保持适当谨慎,暂适宜5成仓位低买高抛。回避去年曾大幅炒高的个股,有业绩风险的个股,可能受到宏观调控的个股。当然如果是有潜力蓄势形态较好的个股也不妨继续持有。板块是依然看好电力、农业和商业三大板块。

利空频袭 <wbr> <wbr>热问题要冷思考

利空频袭 <wbr> <wbr>热问题要冷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