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董明珠支招,向柳传志学习:分钱不如分股【李光斗观察】

标签:
董明珠加薪奖励柳传志股权激励 |
分类: 情感营销 |
一则署名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关于公司全员每人每月加薪1000元的通知》在网上流传并被格力有关部门证实。通知显示,格力电器宣布给每个员工加月薪1000元,格力有七万多名员工,每个月加薪花掉7000多万,一年增加成本8.4个亿!
知道这则消息的格力员工们着实很兴奋,毕竟在这个干啥都不赚钱的时代里老板居然还能大幅加薪。
11月17日,董明珠被免职后首次发声:“为何人在遇到困难时,朋友大多是锦上添花而已,雪中送炭的为数不多?”经历了这样的无奈,董小姐或许明白了聚人心是当前的必选之路。
格力电器目前共有七万多名员工,其中85%以上是生产人员,也就是在一线工厂的工人,他们无疑是这次加薪的最大受益者;可是,一线生产人员的替换率大家都是知道的,虽说涨1000工资对于员工来说着实很诱人;从长期的发展来看,通过这样涨“死工资”的方式就难以形成持续激励了。
其实留住员工最有效的方式是股权激励制。
1993年,为了将员工的积极性保持下去,柳传志首次提出了让骨干员工拥有股份的设想;隔年联想成立了员工持股会,1999年,联想完成了认股计划,他们将股权中的35%分给了11个创业元老和主要的核心骨干,把20%分给了从1984年开始创业的180多个普通员工,剩下的45%留给了后来的年轻人。
长久以来,联想一直以不断创新著称,可以归功于这样的股权激励方式,让每个员工都成为了公司的主人,让公司的发展跟自身的未来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
格力想要继续掌握自己的核心科技,那就必须留住自己的核心人才同时招揽更多的有志之士;那么光是这每个月涨的1000元恐怕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从长久来讲,尽快改变为股份激励制度或许对格力来说才是长久之计。
当下中国“知易行难”,国企的制度困局殊难打破:像柳传志那样能够“鲤鱼跳龙门”通过MBO实现联想的股权明晰和私有化,偌大的中国能有几人?有多少国企掌门人死在MBO的路上,聪明如董小姐断不会这样做!
本文作者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互联网金融委员会首席顾问、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