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喘吁吁》是一部葛优主演的喜剧,却不是部轻松的喜剧。
据说,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把笑分为两种,一种是上帝的笑,一种是魔鬼的笑,上帝发笑是因为在上帝眼中一切都有意义;魔鬼发笑,是因为在魔鬼眼中,上帝创造的一切都其蠢无比。
《气喘吁吁》的笑,看起来是后一种。在这部都市万花筒式的影片中,被呈现出的各色人等,似乎都挣扎在“无意义”的边缘难以自拔:葛优演的是位遭遇中年危机、金融危机、且被怀疑患了绝症的老板李强,老婆因为抑郁患了贪吃症,儿子患了对80后而言不算新鲜的自闭症。虽然身边少不了有一位莺莺燕燕的女秘书,但这点暧昧却给不了李强多少安慰。
一位同样面临破产边缘的美国奶酪商,来到中国跟李强谈一笔天知道在哪里的生意。两个中年男人同病相怜:这位美国人不但没钱、没有幸福的婚姻,还有个患了精神病的女儿。
好像跳楼的遇到了上吊的,彼此都以为,从对方身上能获得一线生机。
影片很容易进入老千斗老千的惯性套路,甚至有可能成为一部斗智斗勇的公路片。但影片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而是转而进入人物纠结、痛苦、压抑、亦悲亦喜的内心世界与生活状态。尽管前者可能更好看,更单纯;而后者,却往往因为真实而沉重。
戴着假发、强颜欢笑、濒临绝望、但还没放弃希望的中年人,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儿?白先勇曾经在他的小说中描绘过一夜酒绿灯红过后、残妆犹存的交际花,这些困兽犹斗的中年人,也多多少少能给观众留下这点凄凉的印象。
“气喘吁吁”于是成为对中年常态的一种描述。年轻的时候,站在山脚向上看,人生的未来就在前面,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带着梦想的面纱,青春有大把的时间拿来下注,因此年轻人都自以为无所不能——时间是最好的期货。
然而,登上了巅峰,发现后面的只有下坡路,那些被揭开了神秘面纱的一切,爱情、友情、家庭、事业……即便全都拥有,也并不意味着烦恼有了穷尽。站在巅峰四顾茫然,气喘吁吁的中年人感受到了巨大的孤独和幻灭。
《气喘吁吁》讲的就是这样的幻灭:中年人的眼睛,哪怕开始老花或者高度近视,也有惊人的透视能力,他没有了梦,因此不再能看到唯有梦想才能营造的表象,中年因此冷漠无情;然而,他一直都要、紧抓不放的一切,却可能因为某个瞬间,意识到那不是自己的初衷而突然放手,中年因此癫狂缭乱。
《气喘吁吁》中的中年众生相大抵如此:葛优在卡拉OK大包间中,跟无数美少女陪着客户牵手唱歌,脸上却是一片呆滞的茫然;跟美国客人共乘缆车登山,本是同车异梦、彼此想着坑害对方的一对儿商场老千,却突然有了点类似友情的默契——那是共同感受到的中年;葛优的朋友兼债主王总,为情所困厌世自杀,葛优却终于在死人面前还清了他已经不需要的那笔债;多年没有感觉的老伴儿,却可能因为看到年轻时的一张照片、或者因为病苦,两只手终于又牵到了一起;不顾一切来中国淘金的奶酪商,突然想起了父亲所做过的最初的奶酪的滋味,而放弃了这笔天知道的买卖……
《气喘吁吁》有些癫狂、有些迷乱,还有点儿伤感,片中呈现的中年人,都在纠结、痛苦、麻木中的精神状态中尝试为自己找到一点点斗志和生活的意义,但却既无法抽身也无法看透。唯有在某些微小的瞬间,对自己和身边熟悉的一切,突然有了点小小的重新认知,这一点点感受好像救命稻草,足够他们在中年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气喘吁吁地走下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