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涉外辉煌十二年(4)

(2009-07-19 07:07:19)
标签:

湖南涉外

经济学院

民办高校

张剑波

办学理念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涉外辉煌十二年(4)

向更高远的境界迈进

 

  黄沙批尽,玉宇澄清
  险滩过后,万水归宁
  2001年盛夏
  涉外的百日红开得格外鲜艳
  一位胸襟开阔、深谋远虑的开创者
  与一位学养深厚、睿智精深的教育家
  庄严地握手了  
  一、教育家的眼界
  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来说,2001年是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年。
  学校升格为高职专科学校后,张剑波董事长开始思考涉外更长远的发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这样的词汇开始出现在他的言谈中。他绝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恰恰相反,他是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张剑波董事长对民办教育可谓已深得三味,但他从不以专家、内行自居,碰上教育方面的问题,他总是虚心地向专家请教之后,才慎重地发表意见。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湖南猎鹰实业有限公司的业绩也蒸蒸日上。在公司经营与学校管理两个方面同时兼顾,使张剑波董事长感到有点力不从心。他深知自己的长处在于资本的运作和市场管理,在大学管理方面,自己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学习,这样,他萌生了请一位真正的教育家来掌舵涉外的想法。
  当他跟教育厅的有关领导提起这一想法时,立刻有人向他推荐了一位最合适的人选——刚刚从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张楚廷教授。
  在湖南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张楚廷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位数学、教育学双料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执掌湖南师大18年,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师范学院办成了211大学,这在全国省属师范学院中可谓凤毛麟角;独立特行的办学风格、理性开放的教育思想,使他成为中国最富个性、最具开创性的大学校长之一。有人评价他兼具学者、思想家、教育家多重身份,将他列为中国四大名校长之一。特别是他重视人才,为揽延人才不惜代价的作风,在湖南一直被传为美谈。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不正是需要这样一位具有大师风范的校长吗?
  初次接触,二次长谈,三次恳请,张楚廷接受了张剑波董事长的邀请,出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校长。他们约定: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负责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办学资金的筹措,学校内部管理的所有事务由校长负责。为了避免对学校具体事务的干涉,张剑波董事长将自己的办公室搬出学校办公楼,移到一栋教师公寓的临时办公室中。
  2001年的9月,张楚廷校长在校报上发表《向全校师生致新学年问候》,这仅有505字的短文看起来像是一片施政宣言,他在这篇短文中只讲了两个观点:一、涉外能否办成一流民办高校,关键是质量;二、在影响质量的诸因素中,师资质量是决定性的。这种删繁就简的思路恰中肯綮,击中了包括涉外在内的中国民办高校的要害。2001年,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教师中,仅有退休教授两人,其中一人在领导岗位;教师中博士为零,硕士1人。
  如何才能引进高级人才?单纯依靠高薪能不能引来凤凰?张楚廷校长的回答非常干脆:要引进人才,首先要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地方有这样的人才;其次要弄清楚我们能给人才提供怎样的发展平台,让人才看到学校具备怎样的发展前景;最后,才是我们能给人才怎样的待遇。凭借着张楚廷校长在省内外崇高的声誉和巨大的号召力,一批批教授、副教授、硕士、博士陆续加盟涉外,学校的师资结构在两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6月以后的3个月内,学校引进的正教授有21位,副教授30人。2002年一年中,引进正教授49人,副教授37人,博士4人,硕士18人。到2003年初,学校正教授的人数达到72人,副教授突破100人,高级职称教师在教师中的比率达到37%。张楚廷校长说:“这样看起来才有点办大学的势头。”
  对教学质量的重视,对教学中心地位的坚守,是张楚廷校长带给涉外的另一种新气象。
  张楚廷校长每个学期都会做一个校务报告,阐述他的治学、治校理念和对学年工作的总体部署。2002年8月,张楚廷校长校务报告的主题是《全力以赴抓教学质量》;2003年2月,校务报告的主题是《教学质量,永远要念的一本经》,2003年8月,校务报告的主题是《质量始终是核心问题》,2004年2月校务报告的主题是《建设高文化、高品位、高境界的涉外》,2004年8月校务报告的主题是《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在这些报告中,质量始终居于核心的地位。
  在教学与管理中,张楚廷校长将“诚”字提高到优先的地位,他说:“一切善良与美好都是以诚实为基础的。我们教学生,绝对搞不得假,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界限。一旦搞假,就没有质量可言,就是对学生不负责任,对道德不负责任。”“涉外必须坚持三真:真考、真分、真文凭,这样才能树立起民办高校的诚信形象。”“对于参与舞弊的教师、故意泄题的教师,可以处以通报批评、降工资、直至解聘的处理。”这些措施对扭转学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这句朴素的话语被涉外奉为圭臬,因为这是一切大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张楚廷提出衡量学校工作的三条标准:第一、全校范围内不能有脱离教学的行政工作;第二、学校的任何人都要有教学中心意识,衡量学校一切工作优劣的标准是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学校的领导集团必须围绕教学来开展工作。他建议学校的每一个部门都要研究一下,自己应该怎样来兑现“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这一承诺。
  张楚廷校长强调课堂的神圣性,他对扰乱课堂教学的现象亮起四盏红灯:任何部门都不得任意停课、任何人不得从课堂里抽调学生、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进入教学进行中的课堂、任何人不得在教学区制造噪音影响课堂教学。同时,对教学工作提出几条基本原则:所有教授必须面对学生上课;大力推动双语教学;选用最先进的教材;加强实践教学,推动案例教学进教材、进课堂、进考题。这些举措后来被学校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下来,形成《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老师们通常称之为“34条”)。
  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张楚廷校长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刚一上任,他就将校训、校歌的确定提上议事日程。经过一年的征集、遴选,2002年1月7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校训确定下来:至善至美,自立自强。校歌歌词的征集颇费周折,校内外征集到的稿子都缺乏校歌应有的气势和文化内涵,最后,张楚廷校长亲自捉笔作词,蔡廷瑞、余开基两位音乐教授作曲,确定了涉外的校歌。
  为了突出文化建设在办学中的重要性,张楚廷校长建议将学工处的思想政治教育科更名为文化建设科,他认为,真正能打动人的心灵的不是简单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深厚鲜活的文化。从此,文化成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一个关键词汇:学校会议讲得最多的是质量与文化;学校的学术讲座日益丰富起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筠,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著名作家金庸相继登上涉外的讲坛;校园里,古今中外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雕像遍布教学楼、学生公寓的周围,彰显学术在大学校园里的特殊地位;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各种学生社团蓬勃发展起来,文化艺术节、寝室文化节、新生节、青春杯篮球赛等品牌活动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正在日渐积厚它的文化。
  二、升本的历程
  与质量建设、文化建设齐头并进的,是学校升本的步伐。
  一所民办高校如果永远停留于高职专科层次,将永远不能成为一所真正的一流大学。升本,是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必然选择。
  2001年5月3日,时任教育部部长的陈至立视察涉外,盛赞涉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趁着这个机会,张剑波董事长向陈至立部长表达了想要升本的愿望,陈至立部长欣然支持。
  受到陈至立部长的鼓舞,学校开始启动申本工作。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获得教育部在政策上的支持。作为主管外联工作的领导,我频繁往返于国家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之间,向各级领导汇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取得的办学成绩,面临的办学瓶颈,表达升格本科的愿望。出乎意料的是,从湖南省到教育部,各级领导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发展大为赞赏,都表示要通过各种方式扶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从2001年5月到2003年1月,陈至立、周远清、朱开轩、张保庆等多位教育部部长、副部长相继视察涉外,并给予涉外高度的评价,涉外申本的呼声已经不胫而走。
  2003年3月6日,学校召开第一次申本工作动员大会,张剑波董事长作了申本动员,他对申本工作提出的要求是:“以无可争议的办学条件接受专家组的评审,高标准、严要求、尽可能形成一些有特色的条件,促进我们的全面工作上台阶,以全新的形象升入本科院校的行列。”张楚廷校长则对学校升本的师资条件、图书数量、仪器设备、办学成绩、校园文化等软硬条件作了分析,提出“申本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原则。
  这次会议以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在软硬两方面掀起了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5000个看台座位的体育馆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26栋教师公寓年初开工,年底封顶,很多教师喜迁新居;学校理工教学大楼投入使用,学校开始大力发展计算机、电子、网络工程等理工类专业;拥有86个各类实验室的实验大楼投入使用,电子、计算机类实验室达到湖南省先进水平。
  2004年12月17日,国家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来到学校进行升本评估,2005年3月9日,国家教育部下发《关于同意组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通知》,同意在湖南涉外经济职业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新组建的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本科层次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
  升本对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重大意义在于,它使学校摆脱了低水平重复竞争的泥潭,化解了办学风险,同时,它使学校站上了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使学校向高品位、高水平大学迈进了一大步。
  三、优质的本科教育
  2005年2月,学校升本成功的文件尚未正式下达,但各方面的消息已经证实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已经成为新一批的本科院校了。如何办好本科教育,是横亘在涉外面前的新课题。
  张楚廷校长对此胸有成竹。2月23日,开学伊始,他以《继续加强专科教育  创办优质本科教育》为题,作了一个校务报告,提出在继续办好专科教育的同时,稳健地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要求。他说,升本之后,广大教师和干部要学习如何办本科,要了解大学的理念和内涵是什么,了解本科与专科的区别在哪里,要学会如何建设自己的学科与专业,要学会如何在科学研究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
  张楚廷校长用精炼的语言描述了“优质的本科教育”所具备的内涵:所谓优质的本科教育,就是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学科,一流的专业,一流的课程和一流的研究意识。其中,一流的师资和一流的学科是大学的根本所在,这二者本身也是相辅相成的。
  其次,为了避免升本之后可能出现的“外行管理”现象,张楚廷校长在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早在2003年,他就建议全体干部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与教育管理有关的书籍,建议每个干部认真读好四本书:《高等教育学》《大学管理学》《高等教育法规》以及一本自选的科学史著作。对《高等教育学》和《大学管理学》,张楚廷校长亲自出题、亲自阅卷,组织了书面考试。这是他在涉外发起的第一轮“大学教育启蒙运动”。
  2005年年初,张楚廷校长在涉外进行第二轮大学理念启蒙教育,从3月9日起,他面向教职员工开办了《大学及其管理》,每月一讲,共八讲。在这个系列讲座中,张楚廷校长旁征博引,将西方和中国大学教育的发轫、发展、曲折、辉煌和融合作了系统的阐述,对大学基本理念和精神、大学的内部机制和特色、大学的学科与专业、大学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大学何以名之为“学”字等问题,作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有了对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的了解,涉外在由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的过程中走得非常顺利,因此,它在升本以来取得的成绩也格外出色。
  我不知道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不是率先将学科建设摆到显著位置的民办大学,但可以肯定,涉外是同批升本的民办高校中最先在学科建设中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学校。升本仅一年之后的2006年,涉外就实现了省级重点建设学科零的突破。
  突破源于学科意识的率先觉醒。刚刚升本,张楚廷校长就在各种场合向教职员工强调这样的观念:所谓一流大学,就是一流学科;涉外要想成为一流大学,必须拥有一群一流的学科;对于本科院校来说,学科建设是根本性的。
  深谙教育原理的张楚廷校长对涉外的学科发展进行了宏观的设计。2006年,学校的专业已经发展到了48个,如何构架学校二级教学机构呢?通常的做法是在专业的基础上组建系,当系的数量过多的时候,又回过头来并系建院。张楚廷校长指出,这种做法是中国高校的惯例,它给中国带来重重弊端:一是并系建院的时候很难彻底融合,系与系之间矛盾重生,貌合神离者居多。二是将系合并之后,精减下来的行政人员难以安排,最终造成人浮于事的后果。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的做法则反其道而行之,在充分考虑远景规划的前提下,按照学科群落组建12个学部,学部下面所设的系不再作为一级行政机构而存在,而是单纯的教学机构,系主任不纳入行政体系。这样一来,不管学校如何发展,都不存在分合的问题。新增的专业直接纳入相关的系;新增的系直接纳入相关的学部;学校升格为大学后,只需将学部更名为学院即可。
  与此相适应的是对学区的划分。目前,学校基本被划成三个学区,由外语学部、文学部、艺术设计学部、音乐学部、体育学部组成的人文学区,由商学部、管理学部、法学部组成的社会科学学区,由理学部、计算机学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部、机械工程学部组成的自然科学学区。三大学区办学地点相对集中,教学资源优势互补,可以促进学科之间的共生共荣。
  为了使学科建设尽快走上正轨,学校在2006年初出台了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提出了学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经过5年建设,建成1~2个省级重点学科,建好5~8个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一批一般学科,形成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再经10年的奋斗,进一步完善三个层次的学科建设体系,建好10~15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或者校级重点学科,建成4~5个省级重点学科,冲击国家级重点学科。
  学校启动重点学科建设计划,国际贸易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信号与信息处理、艺术设计学等五个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经过一年的建设,国际贸易学被确定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这是湖南省民办高校获得的第一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学科建设取得的另一成就体现在科学研究的长足进步上。在课题立项上,2005年省级以上科研立项为7项,2006年猛增至56项,2007年为39项,2008年为57项;在论文发表上,2005年全校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为106篇,2006年为361篇,2007年554篇,2008年543篇。这种增长势头是喜人的。
  2009年6月21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迎来又一个关键时刻,湖南省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专家组来到涉外,对学校新增学士学位授予权进行评审。5月4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下发《关于批准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涉外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音乐学、艺术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6个专业新增为学士学位授权专业。同时,涉外迎来了自己培养的首批819位学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