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围攻韩寒的混乱逻辑

(2008-06-21 10:55:50)
标签:

韩寒

巴金

大师

混乱逻辑

话语暴力

文化

分类: 杂文札记

围攻韩寒的混乱逻辑

 

   之所以再次为韩寒评巴金“文笔一般”事件发言,是因为我觉得围攻韩寒的所谓“专家学者”在逻辑上太站不住脚。

    韩寒说他不喜欢巴金、冰心,这是他的个人偏好;专家学者们崇拜巴金、冰心,这是你们的立场和态度。二者完全没有必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

    说喜欢,言之成理就行;说不喜欢,论之有据就行。傍观者自有自己的决断,完全用不着专家学者们来做道德裁决。

    从韩寒博客上摘抄了几段据说是“专家学者”的裁决,不觉笑出声来,忍不住也评价几句。

 

    竟然对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大师们指手划脚——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力。

    专家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对大师们“指手画脚”,必须达到一定的级别(例如专家学者的级别)才有资格呢?“著作等身、享誉海内外”的大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吗?如果大师的地位需要用如此森严的等级制度来维护,他还算得上是大师吗?

 

    作为名作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谦虚。

     这句话看起来冠冕堂皇,但其潜台词却并不光明磊落:如果批评公认的师大,就太不谦虚。世界上有这样的逻辑吗?

 

    其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颠覆大师贬低大家可笑而且徒劳。

     诚如所言:既然大师的“地位是历史的决定、人民的选择,经过了文学史的检验和评价”的,那么,我要问的是——

    历史的与人民的选择是一次性完成的吗?

    一位文学家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是在某历史一阶段一经确立,就永久不变,世袭千古呢?

    为什么有些人物在某个阶段被抬到天上,后来又重重地摔倒了谷底呢?

    为什么有些人曾经被长期漠视,后来又熠熠生辉呢?

    人民的选择是自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崇拜,也可以选择批评,如果人民的选择是规定性的、单向的,我想,这只能算是造神运动。如果巴金是经得起历史和人民选择的,就用不着专家学者们如丧考妣地来维护。

 

    除了媚俗,就是沽名。这是笔者对韩寒等人攻击文学大师的基本看法,其中折射的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如此上纲上线,是某些掌控着话语权的人惯用伎俩。如果说韩寒攻击巴金是沽名钓誉,那么,攻击韩寒的人也难逃嫌疑。

    至于所谓的“历史的虚无和文化的狂妄”,其实只是故弄高深的废话,历史的真相是:千人同声更容易造成虚无,异己之见的出现恰恰是对虚无的反抗。

 

    既然敢于批评大师,你二人又有何德何能呢?

    韩寒说巴金冰心茅盾的文笔不好,言下之意是他自己的文笔很好咯

    我们从来不需要这样的逻辑:要批评巴金,就必须水平比巴金高。

    如果是这样,中国就应该成立一个仲裁委员会,当我们想要评论某人时,先要仲裁委员会领取执照。执照上最好写上:你的水平确实超过某某,特颁批评证一本,有效期一年,准予批评。

 

    作为公众人物,你自己的喜好,你自己的个人审美是不能放在媒体上对公众发表的

    我倒糊涂了,那公众人物的“审美”“个人喜好”要放到哪里去发表呢?一个人除了自己个人的想法,还有别的东西是需要发表的吗?难道那些专家学者写的大量评论中,没有“自己个人的审美”吗?此公发表上述言论算不算“个人喜好”呢?如果算,你又发表在哪里了呢?

 

    千万不能忘本,更不能去骂本.这是道义,也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支柱.谁一旦叛离这个精神世界,谁必将被众人订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真正道义是:把自己的真是想法表达出来,而不是屈意奉承。

 

    大师是不可以随便质疑和评说的,我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只要是一个站立着的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

 

    对中国人公认的文学大师贬低嘲讽,伤害了一个民族的文学尊严,对文学大师心怀尊敬之心是一个民族的基本涵养,是一个文人的基本修养,我们为出现那样的非常错误、误导舆论的言论深表遗憾。

    我们曾经公认过很多东西,但历史曾无情地将许多公认至高无上的东西丢进了垃圾桶。因此,公认的不见得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当然承认巴金是中国著名的作家,但这并不表明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另外,拜托专家学者们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民族、国家的高度来说事,评论一个作家还不至于要动用民族主义情绪来施加压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