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

(2009-06-21 12:18:25)
标签:

杂谈


   为了庆祝中国航海日(7.11),我撰写了长篇《苏伊士运河掠影》的航海游记。分成8部分,每天一部。 
   上海是国际航运中心,在人们的视野中,航运所涉及到的内容:就是国家贸业、海关监管的进出口货物、物流、港口、码头、航运公司、船舶等。但整个世界却忘了还有驱动这些贸业的主要成员——海员!

   没有海员,就没有世界贸业,没有海上运输,“万吨巨轮”只能停在黄浦江内、长江口。

   没有海员世界上50%的人类将挨饿受冻,50%的人们就要失业。目前的经济危机引证了这条颠覆不破的规律。

   而海员在社会的地位呢?在市民中的印象呢?海员变成了人们不堪了解的对象。海员群体成了被广大人们遗忘的角落了。

   因此,为了让大家了解海员、了解海员生活和世界航线上的风土人情,我写就了这篇《苏伊士运河掠影》。本篇参考了我过去所描写的苏伊士运河风光和遭遇,增添了很多全新放入内容。希望网友们喜欢!

苏伊士运河掠影 (1) 
   
衣羊从投入航海之后,埃及苏伊士运河已经无数次了,从而创造了衣羊人生经历上的很多第一次。
 
   在他的记忆中第一次过河那是在1983年底;
  第一次看到了荒芜的、联接亚洲和非洲大沙漠;
  第一次惊讶沙漠中竟然有一条人工建造的运河;
  第一次相信船舶可以在浩瀚的沙漠裂缝中行舟;
  第一次见证了运河是人类航海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奇迹,从而结束了有航海史以来船只绕道南非好望角到大西洋再到欧洲的历史;
  第一次看到了运河两岸的遗留的战争断垣残壁和废弃的战车装备;
  第一次看到了岗哨林立中的埃及士兵,
  第一次看到一座又一座的军营隐蔽在沙漠深处;
  第一次与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民众接触;
  第一次看到穆斯林教徒的虔诚;
  第一次领会了苏伊士运河引水员的叼蛮和友善的双重印象;
  第一次了解到苏伊士运河是由人类把源远流长的亚洲和非洲大陆用水把它分割了,从此亚洲和非洲大陆联接变成了两岸相隔,有了明显的洲界标志。

 
   25年之后,衣羊依然驾着中国的远洋巨轮来回过运河,他渐渐发现苏伊士运河正在慢慢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是运河变宽了,运河的非洲一侧开始绿树成林了,亚洲侧的西奈半岛也渐有绿洲出现,也出现了星点般的城市并渐渐繁荣,运河上出现了桥梁和轮渡,一改了以前荒无人烟的沙漠萧条景象。为了让你了解苏伊士运河,那么请您就跟着衣羊船长的文字、照片慢慢旅游这世界上第一条、第一大人工运河吧,相信你一定会对苏伊士运河感兴趣的。

 
一.苏伊士运河的历史
 
   衣羊又执行欧洲航线。在2009年4月1日从中国深圳盐田港出发。经过马来西亚巴生港加载部分集装箱短暂停留之后,穿越了印度洋,航行通过了硝烟滚滚的、阴森可怖的、海盗频繁出没的亚丁湾,于2009年4月14日夜晚抵达了苏伊士运河口抛锚等待第二天过运河。
 
    航行中,衣羊翻开了航海用的英版《航路指南》,对苏伊士运河的历史来了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浏览,从中摘录了一段苏伊士运河当年历史的点滴片断:
 
    苏伊士运河是在19世纪末叶由当时欧洲列强之一的法国人出资开凿的。于1869年11月17日开放船只通行。根据1888年10月29日通过的君士坦丁堡公约运河向所有国家的船舶开放,但战争情况下例外。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第一条建筑在亚洲、非洲相连的大沙漠里运河。苏伊士运河的开凿后从此把原来全部唇齿相依、陆线连接的亚洲和非洲人为的分隔开来。从此以后两洲只能隔岸相望。以运河为界,东部为亚洲,西部为非洲。埃及这个古老文明、历史悠久的国家也从开凿运河之后成为一部分国土在亚洲,大部分国土在非洲跨洲国家。

     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地中海连接红海、红海连接印度洋的海上运输咽喉通道。改变了过去欧洲到亚洲需要绕道南非好望角的漫长航线、避开了海员们非常惧怕的好望不好过的南大西洋到南印度洋的好望角。
 
     由于运河的地理位置,埃及被欧洲国家殖民统治了近一个世纪,主要殖民者为英国人。运河的主权一时也掌握在英国人手里。埃及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顽强斗争,终于在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几年后回到了埃及人民自己的手里,同时埃及也脱离了君主国家,成为阿拉伯共和国。埃及也是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之一。
 
      苏伊士运河东面的一块广袤沙漠土地被称为西奈半岛,由于在上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犹太人在欧洲国家和美国纵恿下犹太复国主义浪潮席卷了西奈半岛以东地区和地中海西部沿岸。一个被当地阿拉伯人视为死敌的国家——以色列国在这块原来犹太人流离失所后的土地上重新立国。
 
   从此在苏伊士运河的两岸到包括近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所代表的阿拉伯世界燃起了熊熊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烈火,埃及因为自己的国土西奈半岛被以色列侵占也是反对犹太复国主义的主要抗争国之一,战争经历了五次。
 
   1947年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1982年的第五次中东战争,以致这里战争从未中断过。
 
    而孤立、坚强的以色列国凭借英美等欧洲国家的支持,孤身奋战,不屈不挠,凭借了犹太人聪明的头脑终于在一片反犹太复国主义的呼声中稳稳地在地中海边上、在西奈半岛上有了一块土地,成立了以色列国。
 
    在众多阿拉伯国家伊斯兰教渗入了前世有缘,今世有仇的犹太教。阿拉伯世界开始了漫长的反对以色列国的斗争,反对伊斯兰对立的犹太教至今毫无结局。由于苏伊士运河特殊战略地理位置,一些利益国家都派出了先进的军舰把守镇关,衣羊每一次经过都可以发现装备先进的军舰和核潜艇在红海中游弋,当然也发现很多漂亮的超级邮轮满载了游客在饱览这里奇特的地理风貌和体会穆斯林们虔诚的祷告。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苏伊士运河关闭,直到1975年6月才重新开放给世界各国的商船队。在1979年到1982年埃及政府在日本的协助下对运河进行了疏浚和拓宽并在塞得港边上建造了一个旁通河道,这样提高了运河的通航能力。

   运河总长为162.15公里、折成87.5 海里。通航水深为18.9米。每年大概2.6亿吨货物通过运河运往亚洲和欧洲地区。

   现代化的超大集装箱船舶和大型油轮可以畅通无阻地通过运河,成了目前世界航海贸业最主要的通道,促进了世界贸业的发展,同时也给埃及政府带来大量的财富,据说埃及国民生产的总值运河收入占了40%。

   全世界的船东成了埃及政府的印钞机!运河的蓝色的海水就是金钱!运河流淌了埃及人的致富希望。

 

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庆祝中国航海日(7月11日)——苏伊士运河掠影(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