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山廊下“莲湘”表演

(2008-10-27 16:50:42)
标签:

旅游

金山廊下“莲湘”表演

  

你知道长三角地区农民的娱乐吗?你知道那里的农民喜欢玩的活动吗?你知道什么叫“莲湘”吗?如果你感兴趣,请看我的金山农家游的游记。 

 

   金山乃属大上海之郊区,在概念上仿佛近在咫尺。对于金山的印象是金山海边的上海石油化工厂,不过没有去过,从图片上看到而已。对于金山还知道的就是金山农民画,也是从新闻媒体上了解。那些民风淳朴、有棱有角,曲线也是直线的农民画倒也吸引我去看热闹,门道绝对是看不出来的。特地到金山走走,那么一段距离也足以让市区边缘的浦东人望而却步,即使是有私家车也需要踩足油门走上个把小时。金山享有独特的上海远郊地区特征,时刻都拂动我的心。尤其是地名叫金山就十分诱人了,不去踩一下上海的边角落还真有点愧疚。金山廊下“莲湘”表演

 

   好在网络的媒介,一位网友就住在金山。他十分热情地向浦东博客网友们发出邀请,促成了一次难以忘怀的金山秋日农家游。兴冲冲下我跟那么一帮熟悉的网友,不,大部分美女一起心旷神怡地驱车前往——我也不知道究竟是金山哪个目地的地方。因为那地方没详细的标识,连上海交通地图也标的让我稀里糊涂,一条条变成线条的马路的地图变成蜘蛛网套牢了。倒是知道凭我天然形成的优势看看太阳、看看高速公路的走向知道金山在上海西南方向。为了安全和追踪前方同去的车辆起见,我还是把驾驶私家车的权力交给了上海市优秀出租司机的张先生驾驶。哈哈,我享受了路程惬意,让我有放野眼的机会饱览了上海金色秋天。

 

   一个多小时后我踏上了金山的土地,视线外久违的农田出现了。在秋天的凉意中成批稻田中“笑弯了腰”的金色稻谷垂下了头,一股农村的清香替代了城市污染的浊气。金山廊下“莲湘”表演

  在金山网友的引导下,我们一干人来到廊下的乡村。刚到那里,几声猛烈的巨响震耳欲聋般地传到耳际,还有无数的气球飞上天空,彩炮飞扬了一地花花绿绿的纸头。原来这里正在举行“廊下杯”长三角莲湘邀请赛。我看得“买芝麻糖”不知所以然。不知道每一组上台表演的农民大婶、农家阿嫂和姑娘们双手持一根两头扎了花俏的饰品的棒头啥意思,她们前敲敲地,后敲敲地,左打打右脚,右碰碰左手,舞姿柔软、优雅地表现欢快的内心喜悦。还有几组小伙子组成的表演队,把那根花俏的棒头扔地老高,然后翻着筋斗一个亮翅接住,表现了粗犷刚毅男人魅力。看完精彩表演我还不知道这表演的含义和那根棒头的名称。

 

   还是带队的山林解释了这个棒头。原来含义就显赫写在舞台上方,这叫“莲湘”表演!据说是反映上海郊区农民庆祝金秋丰收后,农民发泄高兴的情感在田头拿了挑担的竹扁担挥舞而慢慢形成了舞蹈,渐渐地这扁担就变成了跳舞的道具。为了让舞蹈更为喜庆,农民们就在扁担的两头扎上了花草。在田间,他们开始了有节奏的舞动,然后,有形成了各种美观的舞蹈动作,继而变成了集体划一的表演了。他们又把扁担换成了轻盈的棒头了,被装饰成彩色缤纷、漂亮的棒头就称为“莲湘”了。“莲湘”表演变成了农民们在秋后庆祝必不可少的表演节目了。表演的好坏也成了成了农民骄傲和耻辱了。于是,为了炫耀舞姿就慢慢形成了乡邻秋后的表演和比赛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上海、在江浙一带变成民间表演艺术了,同时为了延续这个文化传统,这里的农民几乎每年都组织“莲湘”比赛和表演,增加了农民们的娱乐生活。

 

    我曾经在农村劳动时也看见老一辈的农民们在田头拿了扁担挥舞,但从来不知道这叫“莲湘”,我还以为这些农民伯伯、农民婶婶吃饱了饭在耍猴呢!想不到到了年过半百后才知道这是民间悠久的表演艺术,才知道这真实的舞蹈名称“莲湘”。你看我汗颜吧!

 

    还好,我还是弄明白了差一点忘却和世传的“莲湘”表演。看了“莲湘”表演后我也蠢蠢欲动了,那根神经也搭在一起了:这么简单的一根棒头衍变这么多的动作,这些动作又促使了全身运动,在吃长有余的今天浑身赘肉横向发展,这“莲湘”不是最良好锻炼身体的媒介吗?既简单实用,也易于学习动作。我看过后也弄出了某些道道,不就是把“莲湘”敲敲地直指天!还有把“莲湘”击击胸,敲敲背。你看不是很好的舒经活络的极好运动吗?

 

   我跟着网友们一起活动直至晚上结束,但盘桓在心中还是“莲湘”表演。我兴奋地创意了:这么好的运动,这么漂亮、简单的、大家几乎都能接受的“莲湘”运动不推举到远洋船上有点可惜。假如把“莲湘”引进到远洋船上去,不就是和农民一样娱乐生活肯定把船员变得丰富多彩了?说不定还通过我把“莲湘”的艺术漂洋过海介绍到外国去。哈哈,假如这样功不可没啊!我希望愿望能够实现,也作为对金山网友实际行动的感谢。

   我不虚此行,上海乡村文化还在我头脑中“顽固不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