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有个赵西学
(2010-07-30 11:24:38)
标签:
赵西学南阳作家杂谈 |
分类: 我看作家 |
赵西学也是我的一位作者,和我联系至少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西学先生所在的地方叫南阳桐柏县。我尽管从来没有去过南阳,但是,对那个地方还是熟悉的。河南大作家二月河好像就是南阳人,还有也是我的作者、现在已经是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的作家柳建伟也是南阳人,上海也还有一位写作狂人王月瑞也是那地方的人。所以,南阳是个出文人的地方。
二十多年前人们写作还没有人使用电脑,西学先生给我的稿子,字迹狷秀,文笔也细腻。给我很深的印象。那个时候,电话也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所以,相互之间的交往都是通过书信。文人书信,本来就是我的爱好,与西学先生通信,成了我的一件开心事,只是我的信根本无法与西学先生的文采比较而已。
西学先生第一次给我写的小说是写当年四川保路运动当中在四川第一个当提督的人的故事,小说的笔法很特殊,很有文采。我们发表了那个小说之后,引来很多文人作家的激赏。之后很长的时间里,西学先生的作品似乎都写得很飘散,我也一时找不准他的位置了,不过,这期间他给我的一封信给我留下深刻记忆,他告诉我说他的家族当中人的寿命多数都不长,因此他对时间就不敢浪费,总是希望自己能做成点事情。
很多年后,我因为四川眉山的刘小川的书《品中国文人》的出版,要专程去一次眉山,我也还邀请了刘小川最喜欢的作家张炜一起去。结果,西学先生听说了,就说他也去。就这样,我们交往了快要二十年的朋友竟然在千里之外的眉山见了面。西学先生也是写历史人物的高手,对小川写的中国文人每篇都看,给予极高的赞扬,我把西学介绍给小川还有大作家张炜认识,大家都高兴得不行。
初次见到西学先生,与我凭着他的文字和声音想象得差不多,只是人更显得高大一点。那次他也是第一次到四川,我们一起坐在眉山的三苏祠的树荫下喝茶聊天,只感到天地之大,岁月如梭。
在去眉山之前,西学先生其实就开始展开了一个写作计划,那就是他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和努力,写出了数十万字的《品中国高僧》一书。这个书稿我交给我们出版社的民俗史专家徐华龙先生去研究过,徐先生认为书稿很有质量,所以,我很想为西学出版这本书,也算是我们交往多年一种纯粹文人之间的友谊吧。
离开眉山之后,我就飞回了上海,西学先生坐着火车返回南阳,他在回家的路上给我发短信,说这次到眉山,见到很多想见的人,高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