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第一代知青作家叶辛

(2010-06-06 10:12:27)
标签:

叶辛

魏心宏

杂谈

分类: 我看作家

 

叶辛写小说时间很早,如果我没记错,应该是在1976年前后,那个时代叶辛还在贵州当知青,生活艰难。他被我们出版社的老资格的编辑谢泉铭发现,与他同时被发现的还有张抗抗。专门邀请他回到上海,出版社为他提供了写作以及住宿条件,他就可以安心写小说了。

叶辛年轻的时候,曾经熟读俄国大作家屠格涅夫的小说,因此,凭着那些印象,自己也写起来。最开始写的小说当然还是取自自己的生活,那时候他在贵州山区插队,对贵州地方的民族风情很有感触,所以,第一部小说名字好像是叫《高高的苗岭》。那个年代,作家写小说是没有稿费的,作者的收获就是一些样书,可以送送人。但是,作家并不看重这些,他更加看重的是,通过写作,可以让自己有一种本领,可以获得人们的尊重。按照马斯洛的说法,那叫做被人尊重的权利。

那个年代,把一个人竟然可以自己写成一本书这样的事情看得非常神秘,叶辛也因此在自己的名字外面蒙上了神秘的光彩。贵州地方自然就不用说了,赶紧不让他继续在农村浪费时间了,把他一下子就调到了省城贵阳。工作也与文艺有关了。

真正使叶辛成名的作品是他写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这部以正面记述中国知青生活宣扬昂扬青春哲学的书一出版,立即引起读者极大热情。那个年代,知青话题十分敏感,否定知青插队是有极大政治危险的,叶辛的小说避开了这个敏感话题,主要宣扬一个有志气和理想的青年应当不管自己生活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都一样要积极争取积极的人生。属于“感谢苦难”的命题,这个思想具有很强的正面力量,因此博得包括官方在内的很大的激赏。叶辛也从这样的写作中发现了文学可以改变人生的奥妙。

1991年,叶辛创作了另一部给他带来巨大名声的作品《孽债》,小说以虚构的方式描写了当年在云南西双版纳插队的上海知青在插队时候与当地或者同去插队的知青一起生下孩子给这些新生的孩子带来无尽烦恼为题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在上海以及全国播放,引起极大轰动。叶辛也因此走向社会,走向了更多的读者。16年之后,叶辛在我的建议下,再写了《孽债》的续篇,2007年我们社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很多白发苍苍的老知青还是赶来要求作家签名,场面十分感人。

叶辛现在早已经回到了上海,在上海科学院下的文学研究所当所长,还在上海的人大常委会任职,接触很多社会问题,他写的论文也是《论中国知青的现象的社会意义》,而在很多大学里,也有很多研究生是以研究他的创作当作是自己求学的课题。

去年,叶辛还根据我的建议写出了专门讲述贵州茅台酒历史的纪实文字《茅台秘史》,据说卖得很火。叶辛现在最大的满足还是在今天的时代里,继续写出为广大读者尤其是新一代读者喜爱的小说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真诚的毕淑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