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致父亲》:不仅仅是父亲节才需要

(2013-06-20 00:03:49)
标签:

致父亲

李晨

父亲节

父子亲情

天伦之乐

杂谈

分类: 我的影视

这是篇该在父亲节发出的博客,却拖着迟迟无法下笔。首先因为看了个公益短片,讲一个健忘症的老人,只记得儿子年轻时的样子,儿子带他去和朋友吃饭,他把桌上吃剩的饺子直接用手抓进口袋,说是儿子最喜欢的吃的饺子。每次一看见这个短片我就换台,不是因为片子不好,恰恰是因为片子太好了,每每看见都令我毛骨悚然,难免触景生情,陷入人生的恐惧与迷茫。

还好后来还看了另一个父亲节的短片,李晨主演的微电影,叫《致父亲》。相比健忘症老人的那个残酷的短片,它就像是一个疗伤的药丸,给我温暖的力量。

《致父亲》讲述80后为事业打拼的摄影师王浩然,正为自己事业的瓶颈期惆怅,此时父亲打来电话,不由分说地要他回家为一对邻家母女拍照。这本是父亲家庭照相馆的看家本领,时值自己刚刚被告知摄影大赛的资格面临取消,心理略微不爽,但父亲电话里言辞铿锵,丝毫不容他推却。回到家里,儿子颇为怨气,认为父亲看不上他从事的商业摄影,其中不乏父亲缺席他首个个人摄影展的老账。更不顺心的是,前来拍照的女孩根本不情愿,百般不配合母亲合影,草草拍两张就撒气走人了。这时他才从女孩的气口中偶然得知,照片此前父亲已经拍过一回了,由于父亲眼睛濒临失明,拍虚了,这才请儿子回来补拍。

浩然怅然地赶在回公司摄影棚的路上,一个冲击摄影大赛的最后机会正等着他争分夺秒,然而女孩的话回响在他脑际,当他发现副驾驶座忘了给父亲的茶叶,王浩然在人生的十字街头猛打方向盘,毅然调转车头。他首先找到了那个犟气的女孩,与她分享了诸多童年往事,女孩终于被他说动,答应回去与母亲补拍合影。原来女孩也是因为与母亲的隔阂而置气,将要离家出国留学的她越发躁动和叛逆。在王浩然的沟通下,母女心神合一地完成了合影的拍摄。末了,王浩然还与父亲来了一张合影。两人的隔阂终于释然。原来父亲就是在欲前往参加儿子摄影展的那一刻始,发现自己双目失眠的症状,与其去纷扰儿子的喜事,还不如不去,父亲选择兀自静坐黑暗中度过那个漫长的下午。曾经因隔阂而冰封的父子情,又变得温暖起来。

《致父亲》的故事很简单,起承转合却很完整,主线的父子和辅线的母女,均是因为沟通不畅造成的隔阂。这样的隔阂又何尝只存在与片中的父子或者母女?

父亲节正值父亲在身边,带他去吃了一顿火锅,排队等候时,还与父亲玩起了跳棋,第一局他就赢了,父亲高兴得像个儿童节的孩子。父亲最近刚刚出院,看他高兴,还放纵他喝了一瓶啤酒。这是我第一次陪父亲过父亲节,也许会是最后的一次。父亲远在南方老家,难得来一次北京,我也鲜有回家的机缘,所以一年难得见上一两回,还是匆匆来去。这次父亲突然来访,连秋衣裤都带齐了,怕是想常住下去。可是不到一个月,父亲又叫嚷着要回去。所谓故土难离,老人家终究在北京住不惯,也就只好任他来去。

父亲是家长制突然成长起来的,所谓天伦之乐,不过就是遥望着儿子健康,事业走旺,很少交心和沟通。这些年一旦有机会,我还是尽量多尝试与父亲畅谈。去年还专门带父亲上了趟峨眉山,走重庆带他坐了他人生第一次飞机。路上与父亲勾肩搭背相聊甚欢,也聊了许多家庭淤积多年的怨气。这次父亲想我,又专程投奔我而来,然时不与我,工作劳碌无常,总难以照顾周详。父亲来时我有提前说过,忙起来可能照顾不到他饮食,他倒爽朗说自己能照料。话是这么说,我还是尽量给父亲做菜饭,尽量不让他自己掌勺。今晨待我醒来,父亲已早起买了火车票归来,突然觉得与父亲还有很多话没说,还有千万重山挡在中间。于是与父亲再次约好,每年带他去旅游一次,不舍得花钱的父亲是有是无地应和着。

李晨的微电影《致父亲》不过是个药引子,每个儿女背后的“致父亲”,都有自己的浓情万种,《致父亲》,不仅仅是父亲节的需要。

《致父亲》:不仅仅是父亲节才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