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娱人愚己
娱人愚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559
  • 关注人气:6,14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亲朋记——父亲》

(2006-03-17 02:17:58)
分类: 我的随笔

亲朋记  ——父亲

  

父亲已然六十岁了,在家乡算个读过几年书的厚道人,大半辈子过去了,从来没有做过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如果非要捻出一两件来,首当其冲的就是生养了我们上下七个兄弟姐妹。

在北京,每当有人问起我兄妹几个时,每每都难以启齿,虽然答案再清楚明白不过,总要犹豫片刻方才作答。而多数时候疑问者听罢要越发的疑惑,甚或全然当我是在说笑。

众多兄弟姐妹中,大哥排行老大,长我具体几岁,至今我也没有去弄明白过。大哥在我记忆里头,最早能追溯的印象是高考落榜后在家自习时的个别场景,再就是他在福州警校毕业后了。小妹实在太小,直到我独自一人去了县城念高中时,它方才临人世。对于这么一个高产的父亲,我想用一个“叹为观止”来形容也不足为过。

    更多时候,我会告诉那些疑问的人说我们兄妹一行六个(这已经是一个奇迹般的数字了),因为小妹实在太小,我这么一个七零年代后期生的人实在不想为这么一个九零年代生的小妹煞费心思地去解说半天(或者是挑起一些人的疑心欲)。我更有兴趣告诉别人我们兄妹一行六字排开,龙头龙尾中间夹着四凤,呈几何对称格局,我是家中的老幺,正好是兄妹中的龙尾。

其实这种解说并没有撒谎,在我大概十七岁之前一直就是这样的格局,十七年后小妹突然降临搅局那全是后话。

本人早年曾忍受年少丧母之哀,其实人生“四大悲痛”之于父亲也何尝不也有一份。后来已近半百的父亲“遵从”母亲的遗愿,迎娶了比他小年岁若干的后母(继母的年龄我从来没有了解过),新生活的结晶便是小妹莫名其妙的临世。

其实不说也明白那是后母的意愿,我们曾家虽然儿女满堂,但毕竟不是自己的血肉,加上又是农家人心里固然不拖底。对此,我们兄弟姐妹六人虽然不尽认同,然而两位前辈却是悄悄和我们玩了一次“生米成熟饭”,于是小妹便加入到我们家的超生游击队队大军中,成了我们家头号“黑户”。

父亲能说会道,虽然不是什么内向人,但骨子里切是头蛮劲实足的牛,自己认准的事是别人管不着的。

母亲走后次年,父亲就从奋斗了数十年但业已没落的供销社办公室提前内退下来。那时大哥和三姐、四姐都在市里,我能顺利通过中考的话,要不了多久也将到外边念高中,到时乡下就剩了他孤身一人了。于是姐姐们合计商量了一下希望把父亲接到市里去住,大哥还在市里给他找了个“伴”,小父亲好几,有文化,有房子,可是父亲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给就断然拒绝了,随后其他亲戚给父亲做的媒也先后被父亲一一回绝。初三那年,我甚至还看见有年轻应征者在我家落泪离开。而另一场“战斗”已经悄然打响。

初三那年一天中午的饭桌上又多了一位“应征者”,并在吃饭的时候突然问我将来会不会对她“胆大”(不敬的意思)。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我丝毫准备,自然不知道怎么作答,父亲打圆场说我不太喜欢说话(其实我当时在学校是有名的能说会道)。毕竟是父亲的选择,尽管事出唐突,没有我选择和判断的余地,但是饭末我还是说了两字“不会”。

这个在众多应征者中最不起眼的女人于是便这样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这个选择虽然不代表我们兄弟姐妹的意愿,但老实说我一直很佩服父亲这个“专横独断”的选择,仅从这点上看,父亲是个非常不服老而充满战斗品质的人,在拉扯大六个孩子之后,他又开始了新的奋斗。

如今年满六十的父亲经济上反而没有从前顺心了,生意上亏欠下了他这辈子存折上都没有出现过的巨额数目,年前听姐姐说父亲一年来成天失魂落魄,本来花白的头发白得透了芯,吃东西也得借助假牙了。还好我寄去了所有的积蓄补上了亏空,父亲才稍得宽心。

春节终于回家见到了父亲,虽然气色要比姐姐描述的要强得多,可依然还是看得出他心有不安,我可怜的父亲,充满战斗品质的父亲,真希望不会就此老去。

                                            2004/2/5凌晨于西巴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