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写作不快乐的根源及应当快乐之理由
这位女友不经敲门就闯进我的家,坐在我面前道:“好朋友,我坐会儿就走,你听我把这篇儿话说完。说完,也许我就会快乐许多。”
我本想这样批评她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哦,浪费我半天时间,只为你自己‘快乐许多’呀?”但想到我不少的好朋友就是被我这本无恶意的刀子嘴所伤,一个个离我而去的,还是吸取一点教训吧。再说,“倾听”在这个时代里已荣升为寥若晨星的美德之一,虽然我自己很少碰到,可也不能老让别人重复我的遭遇。于是我爽快地点点头,给她倒了杯茶,说:“好呀,说吧,说吧,我一定好好听着。”
“是写作方面的事。”她说。
“哦,写作的事。”
“我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越来越习惯把写作当作一件不快乐的事,咬牙捏鼻皱眉跺脚地去完成。当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啪’地敲完,救命的阳光才算穿窗而入,照亮我在写作过程中熬得日渐黑暗的内心。‘黑暗的内心’是什么意思呢?一只幼猫在主人夫妇睡觉的时候被关在卧室之外的黑夜里,它的内心就一定十分之黑暗:‘喵,实在太可怕了,喵,这么大的黑屋子就我一个人,喵,一会儿所有的大妖怪都要跑来吃我了,喵,天快亮吧,主人快出来吧,我实在熬不住啦。’对我来说,许多时候写字儿的心境就和这只没出息的小猫相仿:小猫咪总是盼着主人把它抱到卧室去,我总是盼着手头的文章像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自动完成。两者之间的最大相同,就是精神的等待状态,就是精神都受到了奴役。前者受奴役是因为猫咪没有自己生存的能力,后者受奴役是因为我让自己的精神陷入被动。我不知道自己的精神是何时何地和怎样开始被动的,我跟你说这些,很有寻找‘阿里阿德涅线头’的意思,我真希望能够找到它,这样我便能恢复写作的自由和快乐。”她忽闪着眼睛,让那些罗里罗嗦的书面语从嘴巴里骇人听闻地汩汩流出,我知道她的眼前已经没有我,她已经沉入到她的那个无比熬人的文字世界去,沉入到她的苦恼中去。
“我想我在中学时代一定是立过写作的大志的,为什么会立这个志,一定是因为那时候觉得写作能带来快乐。那时我以为,写作最大的快乐就在于一个人能够堂而皇之地倾诉。有些话,如果你说出来,就会被当作神经病,但写出来却不会,相反,人们会把这些字儿视作‘文明的结晶’而致以相当的敬意。那个时候我就亲眼见过一位长我两级的学兄,成天把自己打扮成为人所不齿的叫化子的样子,但在朗诵了两首自创的诗歌以后就被大家奉若神明。这件事启发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性格抑郁不善交流,那她就写作,通过写作她可以倾吐郁结,拥有朋友。后来我知道这个想法是一个阴郁孤僻、没有朋友的女少年――我很难为情把‘少女’这个酸溜溜的称呼用在自己身上――情急之下的白日梦,格调太过低下。我学习着认为写作不应用于如此自私的目的,它还应肩负一些了不起的使命。也许道理是这样的吧?但是经过几年漫无边际的字斟句酌,我现在又改主意了,我觉得中学时代的想法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写作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至于是哪种层次的快乐,问题就很复杂,而我喜欢王小波曾经反复重申的一个概念:有趣。有趣就一定能带来快乐。至于是哪种意味和层次的有趣,当然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还牵扯到具体的个人趣味和广义的文化差异之类。现在个性意识发达得很,每个人都在嚷嚷自己与众不同,但是人类总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些共识。当然这么说又扯远了,而且不够有趣,我还是得把注意力放在探讨‘写字儿不快乐的根源’上,而且要尽量说得有趣。”你的确应该说得有趣些,否则我就睡着啦,自己跟自己这么较劲,难怪写得不快乐呢。我心里暗想。
“不快乐在哪里呢?第一不快乐,在于不自由。想得不自由,写得不自由。当然不自由有许多外在因素――现在虽然没谁能禁止我们思想,可还是有人会禁止我们去表达某些思想。一旦我们意识到某些思想属‘不许表达’之列,敲键盘的手指便面临三种选择:1、索性绕开;2、用曲笔;3、不顾一切,照直了说。照我看,1太没出息,3写了等于没写,因为它不能进入公共领域。于是只好走2的道路,而这就造成一种不自由。
“但是把‘不自由’完全归结于外面的限制,是真正的推托之辞。我的问题更多的在我的头脑和心灵里面,在我的身体里面。我的问题在于我内心的警察太多。各方各面的警察,他们把我盯死,他们让我迟疑,他们使我瞻前顾后,自我怀疑,屈从权威,面面俱到,最后自我打消,彻底泄气了事。”我同情地望着她。我不知道自己的目光是否也像一个警察。
“当我试图写一篇小说的时候,马上会有几十位警察先生跳出来指挥我的方向:
‘向左转!左转!你看鲁迅就在这边!加缪也在这边!君特·格拉斯也在这边!杜拉斯也在这边!所有你喜欢的拉斯都在这边!你要写什么?还不是同情弱者,批判社会,反抗强权!文学首先要政治上正确!文学首先是一种道德!这一点你千万不要忘记啊!’
‘哎呀错啦,你应直行!应直行!把反讽的刀子狠狠插入敌人的心脏!什么是敌人?难道你还不清楚什么是敌人吗?所有你厌恶的一切――愚蠢、无趣、谎言、不公正……难道你没见过拉伯雷是怎么扎人的?马克·吐温是怎么说笑话的?哈谢克是怎么捣蛋的?奥威尔和布尔加科夫是怎么刻毒的?王小波是怎么坏笑的?这是一个智力的天地!笑的王国!自由的乐土!快来,到这里来!’
‘他们说的都是大而无当的废话,你要右转!右转!你不觉得一个女人家思考那些自由啊公正啊什么的十分可笑么?关键是个人化!要优雅!要有品位!要知道哪里的冰激凌好吃!要知道什么牌子的香水最适合自己!要知道穿什么样的内衣最性感!要写这些怡情冶性的东西!要表现你的女人气质!要么你另类一点也行!要么你流氓一点也行!只要是个人化的就行!只是不要去思考什么社会!什么苦难!什么正义!什么人性!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性,只有兽性!苦难即活该!正义即懵人!社会即兽群出没的场所!这些至理名言只要你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我保你成为传世的大作家!’
‘快倒车!倒车!倒车!不要被那些大词蒙蔽了心灵!不要被时尚的玩意儿迷住了双眼! 不要老考虑文学外面的世界!要进入到艺术里面来!重要的是人性的律动!重要的是进入人性的澄明世界里!重要的是情感!你怎样指挥情感的缤纷的跳舞?你怎样认识不同身份和处境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你准备好了吗?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动手!’
‘写小说不需要看好多的书!不要过多地受书本的影响!就看你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观察!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到了什么境界?想明白了没有?没想明白!你远远没想明白!你远远不了解这个世界!你甚至根本不知道注意生活的细节!你像一个无根的孤魂!你还根本不具备写作的条件!’
‘必须把所有的名著非名著看尽!你的眼前才能清晰地呈现已经存在过的所有道路!你才能够作出真正自觉的选择!否则,你就是一头盲目的困兽!你就是一个可怜的野蛮人!你是因为无知而写作,而不是因为智慧而写作!你看的书还很不够!还很不够!你还根本不能写作!’
…………
“如果一个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特性,就会选择一个方向照直开去。我呢,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气质都有一点,便往各个方向都试一试。试甲的时候:‘哎不对不对,人家某某某已经这样写过了!’一个警察喊道。试乙的时候:‘这样不好,这样不好!某某处理得比你高得多,你得好好学一学!’又一个警察喊道。这样,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会一面痛惜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制作这种不成熟的可怜文字上,那么多好书却躺在书架上没来得及看;一面还在心虚生活浅陋没有经验,如何能够去写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小说?写小说之日就是从经验到书本全面怀疑自己之时,如同被九百九十九双眼睛钉住后背,其直接后果就是:迄今为止我写了数不清的小说开头,却仅有少得可怜的结尾。那些断尾巴蜻蜓无助地躺在我的电脑里,无时不在抗议我这个施虐狂。可当我索性关掉电脑,拿起书本时,又开始惭愧自己毫无创造,是个只会索取不会奉献的笨人。我从小学习成绩好,怎能活着活着竟堕落成一个笨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又奋而起身,打开电脑……一句话,写字儿与不写字儿的过程都如同撒癔症,像你这样懂得快乐的健康人一定会嗤之以鼻。”
看来她内心的郁结释放得差不多了,她开始关心我的感受了。好在我觉得她虽有喋喋不休之嫌,可毕竟有点想法。敢把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对着朋友抖落出来,也算是一个勇者,于是我安慰她道:“我怎么会嗤之以鼻呢?我只是觉得你表达之外的事情想得太多罢了,这样会很累。”
“可如果我不想明白这些,我会不踏实的,会更累的。我跟你说,更不快乐的时候是写评论。这时候脑中不但有上面那些抽象的警察,还有不少具体的警察――我的朋友,我的非朋友,我的敌人:某某是个轻松幽默的人,我很看重,他会怎么看这篇庄严肃穆的文章?某某是个严肃而惟美的人,我很尊敬,他会怎么看这个冷嘲热讽的东西?这里批评了‘某某主义’,那个主义里我认识的某某肯定很不高兴;这里批评了某某现象,为该现象鼓吹的某批评家一定气得眼睛都绿了吧?也许他们一边生气还一边想:这个无名小卒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划脚?这个无名小卒敢藐视我的权威?这个无名小卒闻起来气味不对……必须承认,我之所以耳边会有这些嗡嗡声,乃是因为我性格的缺陷使然――我太过软弱,认识自己和别人又不够透彻,对任何他人的看法都太过看重,即便对那些自己并不看重他们、他们也并不看重自己的人们也是如此。好在这种软弱已随着我对自己理当坚持什么逐渐明了以后,已经日渐消退,那些具体的警察,尤其是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具体警察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小――见鬼去吧,你们。我写作,完全不是为你们而写,你们怎么可能不在我耳边走开呢?我写作,完全不是面向你们狭窄的天地,你们怎么可能还在我的视野中出现呢?我写作,完全不遵循你们成功的路径,完全看透你们声名的败絮其中的本质,你们怎么可能还在我心中留有一席之地呢?如果有一天,我的耳边没有一个具体警察的声音出现,那么我一定是进入了一种快乐绝顶的写作,这种写作的境界如此崇高,只服从自己的心灵。而这个心灵,她又不是一个武断的东西,她形成于自己的生命,形成于自己所倾慕和投身的那种文明。如果没有修炼好,那文明就会变成抽象的警察。如果修炼得好,那文明就化成生命的不竭的源泉。”说到这里,她的声音竟像在唱歌了,那是福至心灵的一种声响。
“哎呀,我的好友!跟你说了这么一长篇儿的话,我真有畅快的感觉了!我说着说着才知道:写作不快乐的根源,乃在于内心的警察太多――除了上述的警察,还有诸如逻辑的警察,学理的警察之类……如果写作变成在警察们的各种指令下,一个妥协和修理自己的过程,那么写作肯定是毫无乐趣可言!相反,心智在选择词语的举棋不定中耗空了自己,时光流逝,智慧和知识并未增长,却只余一点乏善可陈、换了谁都能写的文字作为时间的痕迹,这实在是一件可哀的事情!因为意识到它的可哀,意识到了受警察的牵制而使精神遭奴役的可耻,那不快乐便加倍地浓重。
“而写作却应当是快乐的!因为写作的目的是自由而不是奴役。是飞翔而不是坠落。是更新文明而不是复写文明。是创造自己的所知所感而不是验证和追随别人的所知所感。写作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警察认为应该说的话。写作是明知幼稚但还是要说,因为她知道在说话的途中创造的图像便会渐趋完美。对自卑者来说,写作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勇气。对自恋者来说,写作是学会谦卑的路径。对所有人来说,写作来自自我又超越自我,她使人意识到人类文明的浩瀚无尽。她可以学习无数的技艺但不可被技艺淹没,可以学习无数的知识但不能被知识压迫,可以领略各种思想但不可被思想所箝制。内在精神在斗争和纠缠之后重获自由,那种自由所产生的表达欲,绝非最初的倾诉欲可比。这是开放的世界和无穷的宇宙任我翱翔的自由,但首先,是掌握了翱翔之可能的自由。写作因此面向未知而有趣的世界,写作也因此面向流逝的韶光,无尽的文明,那些记忆中永难消逝的面孔,以及从未谋面的远方的陌生人。现在,我告诉自己:我的写作将与这些相伴,它会是一个充满快乐与悲伤的旅程。但永远不会是被奴役的旅程。”不得不承认,我很同意她所说的话。
我本想这样批评她这种自私自利的想法:“哦,浪费我半天时间,只为你自己‘快乐许多’呀?”但想到我不少的好朋友就是被我这本无恶意的刀子嘴所伤,一个个离我而去的,还是吸取一点教训吧。再说,“倾听”在这个时代里已荣升为寥若晨星的美德之一,虽然我自己很少碰到,可也不能老让别人重复我的遭遇。于是我爽快地点点头,给她倒了杯茶,说:“好呀,说吧,说吧,我一定好好听着。”
“是写作方面的事。”她说。
“哦,写作的事。”
“我很想知道自己为什么越来越习惯把写作当作一件不快乐的事,咬牙捏鼻皱眉跺脚地去完成。当一篇文章的最后一个句号‘啪’地敲完,救命的阳光才算穿窗而入,照亮我在写作过程中熬得日渐黑暗的内心。‘黑暗的内心’是什么意思呢?一只幼猫在主人夫妇睡觉的时候被关在卧室之外的黑夜里,它的内心就一定十分之黑暗:‘喵,实在太可怕了,喵,这么大的黑屋子就我一个人,喵,一会儿所有的大妖怪都要跑来吃我了,喵,天快亮吧,主人快出来吧,我实在熬不住啦。’对我来说,许多时候写字儿的心境就和这只没出息的小猫相仿:小猫咪总是盼着主人把它抱到卧室去,我总是盼着手头的文章像天上掉下来的馅儿饼自动完成。两者之间的最大相同,就是精神的等待状态,就是精神都受到了奴役。前者受奴役是因为猫咪没有自己生存的能力,后者受奴役是因为我让自己的精神陷入被动。我不知道自己的精神是何时何地和怎样开始被动的,我跟你说这些,很有寻找‘阿里阿德涅线头’的意思,我真希望能够找到它,这样我便能恢复写作的自由和快乐。”她忽闪着眼睛,让那些罗里罗嗦的书面语从嘴巴里骇人听闻地汩汩流出,我知道她的眼前已经没有我,她已经沉入到她的那个无比熬人的文字世界去,沉入到她的苦恼中去。
“我想我在中学时代一定是立过写作的大志的,为什么会立这个志,一定是因为那时候觉得写作能带来快乐。那时我以为,写作最大的快乐就在于一个人能够堂而皇之地倾诉。有些话,如果你说出来,就会被当作神经病,但写出来却不会,相反,人们会把这些字儿视作‘文明的结晶’而致以相当的敬意。那个时候我就亲眼见过一位长我两级的学兄,成天把自己打扮成为人所不齿的叫化子的样子,但在朗诵了两首自创的诗歌以后就被大家奉若神明。这件事启发我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性格抑郁不善交流,那她就写作,通过写作她可以倾吐郁结,拥有朋友。后来我知道这个想法是一个阴郁孤僻、没有朋友的女少年――我很难为情把‘少女’这个酸溜溜的称呼用在自己身上――情急之下的白日梦,格调太过低下。我学习着认为写作不应用于如此自私的目的,它还应肩负一些了不起的使命。也许道理是这样的吧?但是经过几年漫无边际的字斟句酌,我现在又改主意了,我觉得中学时代的想法至少有一部分是对的:写作从根本的意义上说,应该给人带来快乐――无论对作者还是对读者。至于是哪种层次的快乐,问题就很复杂,而我喜欢王小波曾经反复重申的一个概念:有趣。有趣就一定能带来快乐。至于是哪种意味和层次的有趣,当然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还牵扯到具体的个人趣味和广义的文化差异之类。现在个性意识发达得很,每个人都在嚷嚷自己与众不同,但是人类总会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些共识。当然这么说又扯远了,而且不够有趣,我还是得把注意力放在探讨‘写字儿不快乐的根源’上,而且要尽量说得有趣。”你的确应该说得有趣些,否则我就睡着啦,自己跟自己这么较劲,难怪写得不快乐呢。我心里暗想。
“不快乐在哪里呢?第一不快乐,在于不自由。想得不自由,写得不自由。当然不自由有许多外在因素――现在虽然没谁能禁止我们思想,可还是有人会禁止我们去表达某些思想。一旦我们意识到某些思想属‘不许表达’之列,敲键盘的手指便面临三种选择:1、索性绕开;2、用曲笔;3、不顾一切,照直了说。照我看,1太没出息,3写了等于没写,因为它不能进入公共领域。于是只好走2的道路,而这就造成一种不自由。
“但是把‘不自由’完全归结于外面的限制,是真正的推托之辞。我的问题更多的在我的头脑和心灵里面,在我的身体里面。我的问题在于我内心的警察太多。各方各面的警察,他们把我盯死,他们让我迟疑,他们使我瞻前顾后,自我怀疑,屈从权威,面面俱到,最后自我打消,彻底泄气了事。”我同情地望着她。我不知道自己的目光是否也像一个警察。
“当我试图写一篇小说的时候,马上会有几十位警察先生跳出来指挥我的方向:
‘向左转!左转!你看鲁迅就在这边!加缪也在这边!君特·格拉斯也在这边!杜拉斯也在这边!所有你喜欢的拉斯都在这边!你要写什么?还不是同情弱者,批判社会,反抗强权!文学首先要政治上正确!文学首先是一种道德!这一点你千万不要忘记啊!’
‘哎呀错啦,你应直行!应直行!把反讽的刀子狠狠插入敌人的心脏!什么是敌人?难道你还不清楚什么是敌人吗?所有你厌恶的一切――愚蠢、无趣、谎言、不公正……难道你没见过拉伯雷是怎么扎人的?马克·吐温是怎么说笑话的?哈谢克是怎么捣蛋的?奥威尔和布尔加科夫是怎么刻毒的?王小波是怎么坏笑的?这是一个智力的天地!笑的王国!自由的乐土!快来,到这里来!’
‘他们说的都是大而无当的废话,你要右转!右转!你不觉得一个女人家思考那些自由啊公正啊什么的十分可笑么?关键是个人化!要优雅!要有品位!要知道哪里的冰激凌好吃!要知道什么牌子的香水最适合自己!要知道穿什么样的内衣最性感!要写这些怡情冶性的东西!要表现你的女人气质!要么你另类一点也行!要么你流氓一点也行!只要是个人化的就行!只是不要去思考什么社会!什么苦难!什么正义!什么人性!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性,只有兽性!苦难即活该!正义即懵人!社会即兽群出没的场所!这些至理名言只要你铭记在心并付诸行动,我保你成为传世的大作家!’
‘快倒车!倒车!倒车!不要被那些大词蒙蔽了心灵!不要被时尚的玩意儿迷住了双眼! 不要老考虑文学外面的世界!要进入到艺术里面来!重要的是人性的律动!重要的是进入人性的澄明世界里!重要的是情感!你怎样指挥情感的缤纷的跳舞?你怎样认识不同身份和处境的人物的内心世界?你准备好了吗?没有准备好就不要动手!’
‘写小说不需要看好多的书!不要过多地受书本的影响!就看你自己的感受!自己的经历!自己的观察!你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到了什么程度?到了什么境界?想明白了没有?没想明白!你远远没想明白!你远远不了解这个世界!你甚至根本不知道注意生活的细节!你像一个无根的孤魂!你还根本不具备写作的条件!’
‘必须把所有的名著非名著看尽!你的眼前才能清晰地呈现已经存在过的所有道路!你才能够作出真正自觉的选择!否则,你就是一头盲目的困兽!你就是一个可怜的野蛮人!你是因为无知而写作,而不是因为智慧而写作!你看的书还很不够!还很不够!你还根本不能写作!’
…………
“如果一个人充分了解自己的特性,就会选择一个方向照直开去。我呢,我觉得自己各方面的气质都有一点,便往各个方向都试一试。试甲的时候:‘哎不对不对,人家某某某已经这样写过了!’一个警察喊道。试乙的时候:‘这样不好,这样不好!某某处理得比你高得多,你得好好学一学!’又一个警察喊道。这样,当我写作的时候,我会一面痛惜自己把时间都浪费在制作这种不成熟的可怜文字上,那么多好书却躺在书架上没来得及看;一面还在心虚生活浅陋没有经验,如何能够去写表达对这个世界的看法的小说?写小说之日就是从经验到书本全面怀疑自己之时,如同被九百九十九双眼睛钉住后背,其直接后果就是:迄今为止我写了数不清的小说开头,却仅有少得可怜的结尾。那些断尾巴蜻蜓无助地躺在我的电脑里,无时不在抗议我这个施虐狂。可当我索性关掉电脑,拿起书本时,又开始惭愧自己毫无创造,是个只会索取不会奉献的笨人。我从小学习成绩好,怎能活着活着竟堕落成一个笨人?是可忍孰不可忍!于是又奋而起身,打开电脑……一句话,写字儿与不写字儿的过程都如同撒癔症,像你这样懂得快乐的健康人一定会嗤之以鼻。”
看来她内心的郁结释放得差不多了,她开始关心我的感受了。好在我觉得她虽有喋喋不休之嫌,可毕竟有点想法。敢把这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对着朋友抖落出来,也算是一个勇者,于是我安慰她道:“我怎么会嗤之以鼻呢?我只是觉得你表达之外的事情想得太多罢了,这样会很累。”
“可如果我不想明白这些,我会不踏实的,会更累的。我跟你说,更不快乐的时候是写评论。这时候脑中不但有上面那些抽象的警察,还有不少具体的警察――我的朋友,我的非朋友,我的敌人:某某是个轻松幽默的人,我很看重,他会怎么看这篇庄严肃穆的文章?某某是个严肃而惟美的人,我很尊敬,他会怎么看这个冷嘲热讽的东西?这里批评了‘某某主义’,那个主义里我认识的某某肯定很不高兴;这里批评了某某现象,为该现象鼓吹的某批评家一定气得眼睛都绿了吧?也许他们一边生气还一边想:这个无名小卒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划脚?这个无名小卒敢藐视我的权威?这个无名小卒闻起来气味不对……必须承认,我之所以耳边会有这些嗡嗡声,乃是因为我性格的缺陷使然――我太过软弱,认识自己和别人又不够透彻,对任何他人的看法都太过看重,即便对那些自己并不看重他们、他们也并不看重自己的人们也是如此。好在这种软弱已随着我对自己理当坚持什么逐渐明了以后,已经日渐消退,那些具体的警察,尤其是那些志不同道不合的具体警察的声音也越来越微小――见鬼去吧,你们。我写作,完全不是为你们而写,你们怎么可能不在我耳边走开呢?我写作,完全不是面向你们狭窄的天地,你们怎么可能还在我的视野中出现呢?我写作,完全不遵循你们成功的路径,完全看透你们声名的败絮其中的本质,你们怎么可能还在我心中留有一席之地呢?如果有一天,我的耳边没有一个具体警察的声音出现,那么我一定是进入了一种快乐绝顶的写作,这种写作的境界如此崇高,只服从自己的心灵。而这个心灵,她又不是一个武断的东西,她形成于自己的生命,形成于自己所倾慕和投身的那种文明。如果没有修炼好,那文明就会变成抽象的警察。如果修炼得好,那文明就化成生命的不竭的源泉。”说到这里,她的声音竟像在唱歌了,那是福至心灵的一种声响。
“哎呀,我的好友!跟你说了这么一长篇儿的话,我真有畅快的感觉了!我说着说着才知道:写作不快乐的根源,乃在于内心的警察太多――除了上述的警察,还有诸如逻辑的警察,学理的警察之类……如果写作变成在警察们的各种指令下,一个妥协和修理自己的过程,那么写作肯定是毫无乐趣可言!相反,心智在选择词语的举棋不定中耗空了自己,时光流逝,智慧和知识并未增长,却只余一点乏善可陈、换了谁都能写的文字作为时间的痕迹,这实在是一件可哀的事情!因为意识到它的可哀,意识到了受警察的牵制而使精神遭奴役的可耻,那不快乐便加倍地浓重。
“而写作却应当是快乐的!因为写作的目的是自由而不是奴役。是飞翔而不是坠落。是更新文明而不是复写文明。是创造自己的所知所感而不是验证和追随别人的所知所感。写作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而不是说警察认为应该说的话。写作是明知幼稚但还是要说,因为她知道在说话的途中创造的图像便会渐趋完美。对自卑者来说,写作是一种自我肯定的勇气。对自恋者来说,写作是学会谦卑的路径。对所有人来说,写作来自自我又超越自我,她使人意识到人类文明的浩瀚无尽。她可以学习无数的技艺但不可被技艺淹没,可以学习无数的知识但不能被知识压迫,可以领略各种思想但不可被思想所箝制。内在精神在斗争和纠缠之后重获自由,那种自由所产生的表达欲,绝非最初的倾诉欲可比。这是开放的世界和无穷的宇宙任我翱翔的自由,但首先,是掌握了翱翔之可能的自由。写作因此面向未知而有趣的世界,写作也因此面向流逝的韶光,无尽的文明,那些记忆中永难消逝的面孔,以及从未谋面的远方的陌生人。现在,我告诉自己:我的写作将与这些相伴,它会是一个充满快乐与悲伤的旅程。但永远不会是被奴役的旅程。”不得不承认,我很同意她所说的话。
前一篇:“过度阐释”张爱玲?
后一篇: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