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林格的《教育者的自我修炼》
林格,当代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2007~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他的文字精炼,雅俗共赏,这是我读他的《教育者的自我修炼》一书最直接的感觉。他根据自己的丰富的教育经验,真情撰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思想醇厚,见解独到,无处不向我们传达着一流的教育理念。
本书精选了作者多年沉淀的教育学散文,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分,比如“气场”、“虚静”等作者研究十多年的与教育者修炼有关的概念,甚至将全书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篇,把教育的修炼提升到一种“道”的高度来认识。作者将教育的全部过程视为不断自我修炼的状态,这种状态不仅在于教育者本身所具备的学识与涵养,更在于其通过修炼所形成的个人魅力与气场。
作者以睿智的笔墨,清淡的文风,优雅的格调,深邃的洞见,格言式的感悟,畅谈教育者的自我完善与自我提炼,贯穿了作者鲜明而深刻的教育价值观,比起空喊口号式地提倡教育改革,以及抽象化的教育理论,更多了一份人文的深思。
由此可见,林格是一个有智慧的教育者。如同林格老师所言,教育的智慧的产生,一定是在无数多的教育实践中,不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然后不断反思,去千锤百炼之后方能悟得其中三味。
《教育者的自我修炼》的教育观不流于庸俗,也不是短浅功利的,而是一种促使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是做“人”的学问,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是关于人的内心的境界的深化。这种以人性为出发点的教育理念,是有温度的,能滋养人的心灵,唤醒人的觉悟,值得反复阅读。说到底,人,才是教育的重点和核心。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抑或说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我们都时刻不能忘怀修炼的本质,更多的时候,我们在以一种经验主义掌控教学,将先前的很多观念,很多做法应用于当下不断发展的教育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样做教育的结果就是越来越偏离真正教育的轨道,甚至跑偏,南辕北辙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结果。
国家越来越倡导热爱阅读,终身学习,事实呢,很多的教育管理者因忙于日常事务,
没有了阅读时间,更没有了学习时间,这是不妥当的。每一个研究型教师,学习型教师都是走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的,从窦桂梅到李镇西,从刘澎芝到魏书生,他们的成长史就是学习史,修炼史,林格提出教育者的自我修炼是一种切实的典型,让我们时刻认识到忙碌背后还要注重的是自我的修炼,知识的修炼,能力的修炼,品格的修炼,兴趣的修炼,等等。一个管理者的修炼方能带动一个教师团队的修炼;一个团队的修炼方能成就一所学校的文化。
做教育,做到林格那样,是一种极致。只为这样一种目标,我们依然任重道远,我只愿自己在修炼的路上享受,回味,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