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全国第七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牌学校战略研讨会培训体会

(2015-11-23 10:47:57)
标签:

转载

全国第七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牌学校战略研讨会1024—25日在临朐召开。

临朐县教育局通过一台晚会展示了素质教育的成果,通过参观学校也领略了临朐县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效果。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临朐教育既有高投入的大手笔,也非常注重学校文化建设。有占地300多亩的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双语学校,也有占地500亩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园区。而即使是偏僻的乡村学校,比如我们去的柳山小学,在硬件建设方面也是不错的。

这次会议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林格主任的报告。林格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专家之一,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首席专家,新时期养成教育理论实践体系创建者。两个小时的报告,林主任不拿一张讲稿,不用电脑课件,就靠自己的讲述,非常连贯,条理清晰而又能紧紧抓住人心。其报告的主题是——体系的力量,通过层层的阐述、典型的事例、深刻的见解令人听后心潮澎湃,佩服!

他将中国的专家和校长各分为两种,专家一种是解答问题的,一种是解决问题的。校长一种是清晰的,一种是不清晰的。所谓清晰就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眉间是舒展的;所谓不清晰就是思路不清楚,眉间是紧锁的。

他提出校长应具备五种能力,分别是先见能力、构思能力、建构体系的能力、适应矛盾的能力和突破发展的能力。重点围绕建构体系能力,讲了三个原则和从五个方面来建构体系。

三个原则分别是战略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战略性原则强调用战略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哪怕是小的问题,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还提到解决学生坏习惯的方法——清除杂草的最好办法是种上大树。系统性原则强调整体要大于各部分之和,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谈到怎样建构体系的问题,主要讲了回归原点、掌握规律、凝炼价值、建构体系等方面的内容。在回归原点部分,提出教育是一个空间的观点。这个空间的长就是要有前瞻性,能向前看30年;教育的宽是包容性,包容是人性光辉中最闪亮的部分;教育的高是个人的修炼和发展能达到的高度。在回答教育是什么的时候,提出教育就是教师修炼自己,熏陶学生的观点。

在掌握规律部分,提出只有掌握了规律方能得心应手。教育的规律是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而人的发展有一王三宰相四个规律,王的规律是主动性规律,宰相规律是阶段性规律、成功性规律、觉悟性规律。为何将主动性规律放在首位,其认为教育者的唯一任务就是唤醒和激发人的主动性。在阶段性规律中强调要用梯进法则,指出人生命发展的四个阶梯是。四个字中都包含两个字,字是比较,是人的婴幼儿阶段,通过比较来分辨事物的不同,比如母亲与父亲的区别。是模仿跟从,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通过模仿和跟从来学习发展。是叛逆,是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进入青春叛逆期。是沉淀,是以文化之。

成功性规律指出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提倡甜头哲学,让学生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解决厌学的办法也是让学生不断体会到成功,并且得出结论一学期让学生尝到七次“甜头,就能很好地解决厌学这一顽疾。

在觉悟性规律部分,指出教育是的哲学,只有学生醒了,才能由“醒,学习才会成功。

在凝炼价值部分,将一个单位一个组织的“魂比喻为蛇毒,是经过反复的提炼、萃取等步骤而成。而这个“魂字是整个组织存在的重要支柱,比如梁山泊“替天行道之魂等。

在谈到建构体系时打了一个比方,将学校比喻成一辆四驱车,发动机就是学校的灵魂,即核心理念;底盘就是学校文化建设;两个后驱分别是课程教学改革和养成教育体系,也就是课堂教学和习惯培养;两个前驱分别是学业质量和校本课程体系。

听了林主任的报告,懂得了做好学校工作和文化建设从提炼理念、铸造灵魂开始,从整体上和战略上来思考问题,进而建构其发展体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学校发展的问题。而学校的核心理念可以体现到学校的环境装饰、校本课程、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这才是学校文化建设应该达到的状态。

在会议上还有两个县教育局和三所学校作了典型发言。在学校层面上,对于省实验中学的校园景点建设和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印象比较深刻。比如校园景观五园的设置,图书馆中读书名言的印章式装饰、汉字的故事、读书和图书馆的照片等的设计彰显了图书馆的良好氛围。

总之,感觉无论处于哪个发展阶段,学校都不能放松文化建设。就我们学校来说,面临新校的建设,学校文化也应该从现在开始,从整体上考虑如何来做好学校文化建设这一问题。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