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241):教育的光泽

(2014-05-24 09:51:23)
标签:

教育

教育价值观

教育理念

林格

杂谈

      

林格小杂感(241):教育的光泽


   教育物质之美:清代利玛铜三通佛头,有一种迷人的光泽。


 

       1、矫情。

      夏丏尊先生说,教育没有情感,就像池塘里没有水,养不了鱼。然而,把情感挂在嘴上,或者直接以情感的名义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却是另外一个误区,这个误区叫“矫情”。

      教育失去本真,往往是因为教育者的这样一种“矫情”。人的情感都是来自内里的,如感恩、慈善、爱心等,而若刻意把这些情感矫饰为教育的形式、内容、口号,易培养出作秀或者虚伪的学生。我看还是把情感压在心里比较好。

     

       2、骄傲与孤独。

       歌手蔡琴说,你们知道的是我的歌,你们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而我的人生对你们并不重要。从中可以看到蔡琴内心的孤独与骄傲。

      人,知己难觅,到头来,往往是“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3、喜欢,本身就是一种素养。

       王世襄先生可以说是教育物质研究的集大成者了。

       他对教育物质的收藏理念就是“喜欢”二字,不喜欢的东西,倒找钱给他都不要,另外,王世襄收集那么多好东西,深入了解每一件教育物质之神韵、生命、历史、价值,并把它一个个整理出文字来,把这些最美的东西留下来,把老一辈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与审美传承下去。

      而这里所说的喜欢,恰恰是一个人的审美的、文化的、价值的素养。

 

       4、最是迷人的是那样一种光泽——教育物质之灵魂。

       好的古物,最为养人的是那样一种似无似有的光泽,经年累积,沉稳内蕴,动人心魄,此可谓为老物的灵魂,而人们的敬惜之心,将之唤醒。在教育物质理论体系中,光泽与色彩是最重要的篇幅之一。

 

     

林格小杂感(241):教育的光泽

                                 教育物质之美:汉代玉握猪一对,宝光熠熠,摄人心魄,草堂藏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