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178):课堂是情感的圣地

(2013-03-28 21:33:00)
标签:

教育

      林格小杂感(178):课堂是情感的圣地
    教育物质之美:清代黄花梨座椅一对,座椅的文明,座椅是教育物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态。
      

       1、课堂是情感的圣地。

    在课堂上,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收获最大?有幸与全国初中改革示范校凤城六中的顾元彩校长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切磋,受益匪浅:

    ——人只有在心情好、有节奏的时候,才能真正扩大收获,而教师也只有在心情好的时候,达到最好的状态。这是课堂建设的关键点之一。

    ——工具感。人没有认识到所做事情的意义时,就会产生一种工具感。而这种“工具感”导致所有的事情都有可能半途而废。

    ——养成教育中,每一个行为做到位做认真了,实际上人是愉悦的,比如行鞠躬礼,到位规范后,人的心情是好的。

   

    2、课堂的真谛:发现自我、重建自我、创造自我。

    今天给教育专家做报告,主题是《课堂文化中的概念对——兼谈听课评课的基本逻辑》,包括8个:教与学,急与缓,冷和暖,快与慢,动和静,弱和强,虚与实,紧和松等,课堂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师生在这些“概念对”中发现自我、重建自我、创造自我。

     林格小杂感(178):课堂是情感的圣地
     教育物质之美:清代吴大澂篆书书法对联(适合书房使用)

     

         3、用心与用力。

     最近长期出差,在各地谈的比较多的话题是“用心不用力”,做教育的最高境界正是领悟到“用心而不用力”的自然无为的状态。当下,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困境不是“不用力”,而是“用力过猛”,所以疲惫不堪,心力憔悴。

     我想,家长也是一样的,尝试“闭着嘴说话”,就渐渐可以悟到“用心不用力”的真谛。因为用嘴、用脑、用手做任何事情都是费劲的,只有用心才能做到“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4、顶层设计的三个关键点。

    在过去三十几年以来,用土办法解决问题的教育家,曾经做过重大贡献,比如魏书生、崔其升等,但未来理想的学校应当重新寻找教育的科学、内洽、系统之力量,包括:文化的力量,常态的力量,体系的力量。特别是体系的力量,此为顶层设计的关键。

    而在学校办学理念实践体系中,比较难以提炼、萃取的是“价值观”,它是领导学校发展全部张力之核心,也是生成、推演出“方法论”以及“呈现体”之前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