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不是上帝选中的英雄。
近期行程过万里,而伴随我的一本书是老麦的《老麦咖啡馆》,让人安静如斯的一本书。
老麦说,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修为尚浅,我并不是被上帝选中的那个无所不能的英雄。每每这个时候,会在梦中突然惊醒。在有限的生命旅程中,为什么要被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概念绑架着生活?为什么不去遵从自己的意愿,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老麦还说,无聊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之所以无聊,肯定生活无忧,身体无恙,无忧无恙,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
我正在着手创建的“乾坤一草堂”教育茶舍,也希望能像老麦咖啡馆那样,安放人的心灵……让我们做教育的人和不做教育的人,好好地生活着。

图注:教育茶舍题匾“乾坤一草堂”,清代中兴之臣李鸿章真迹。
2、一脸的“旧社会”。
我常问校长和教师一个问题:累吗?
其实,累不累取决于是否“清晰”,清晰的人是永远不累的,不清晰的人则累倦无助。清晰的内核是:价值观,就是知道什么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具体而言,就是能抓住核心问题以及问题的核心,进而按照步骤和计划解决问题,推动事物的发展和进步。
人的清晰不清晰,都写在眉眼之间。清晰的人,眉眼开展,眼神清澈,而不清晰的人,则脸无血色,眉眼之间紧张如斯,六神无主,甚至一脸的“旧社会”。
3、所谓“培根”。
人跟树是一样的,它越是向往高处温暖而光明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而潮湿的土地。我倡导要做扎根的教育,其策略是推进学校文化体系,也就是疏松土壤,维护根系,温暖人心,打开学生的心门,培养人格化习惯。
一位朋友是这样理解我所说的这个“根”的——“根”就是健康、阳光的人格体系,正如同大树之根,根系越扎实,那相应的如同各个学科、各种知识、各项技能、各种能力等等的若干枝干也会成长得茁壮。所以,教育者首要的是精心维护、培育、灌溉好这个“根”,爱心做养料,耐心护成长,这样,真正实现了大写的人的教育。

扎根的教育:养成教育实验校(南方地区)常用树木“罗汉松”,教育物质之美。
4、教育家的另外一个使命。
学校和家庭教育物质体系的倡导和实践,其真正意义在于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培育滋养心灵的文化土壤。而提炼、收藏和供奉教育物质,不仅是一种陶冶情操、怡养性情的个人行为,更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自然选择。
真正的教育家,内心必藏有火种,当是以一己之力传承人类文明的人,通过对教育物质的传承、建构,引导人们感悟传统文化,提升审美水平,丰富文化内涵,凝聚民族精神,进而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