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153):让精神溶解到物质中去

(2012-12-06 08:46:57)
标签:

教育价值观

家庭教育

林格

藏书

教育

     1、道之所在。
    魏文王问扁鹊:“你认为除了你,天下谁的医术最好?”
    扁鹊回答说:“我家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大哥治未病,二哥治小病,扁鹊治大病,谁更高明?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所学校,一个家庭,治理之道莫过于此。
    我长期对学校和区域的教育进行所谓的“问道”和“诊断”,实质是试图找到打通未病(学校文化建设)、小病(德育)、大病(教学质量)之间的道路,生成提炼为一个理论实践体系。让每一位校长都拥有自己的一个理论实践体系是我的工作目标。我想,这也是未来教育家成长之路,因为校长要成为教育家,建构理论实践体系是必经之路。
    
    2、培根,开花,结果。
    和种树一样,泥土以下的归家庭教育管,泥土以上的归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管。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根。包括:(1)培养习惯,主要是做人的习惯,可以严格再严格;(2)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强大内心,这里主要是指孩子的内心秩序建设,其突破口在家长情绪的控制与示范;(3)锻炼身体,突破口在父亲带着孩子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4)构建优良家庭文化,以文化育人,其突破口在书房建设。总之,家庭教育的目标与定位应当是:心情好,体格好,人文素质好。
    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之开花、结果。(1)让生命之花盛开。“开花”是激扬每一个生命的价值,主要通过学校文化体系来实现(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课程文化等),其中突破口在课程文化上。(2)做管一辈子的教育。“结果”是给学生一些一辈子管用的东西,这里主要是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校教育的目标应当是:培养一代内心强大、思维深刻、深具文化底蕴的新人。
    受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在中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谁也离不开谁。两者之间的实质合作很重要,所谓实质合作,就是各自找到各自的位置和价值,从而实现融通和互补。
 
    3、让精神溶解在物质中去。
    以佩玉为例。人为什么佩玉?汉代的人之所以流行佩戴这两种佩饰,主要是为了驱邪保平安,直到唐、宋、元、明、清乃至现代,人们都相信美玉有灵,摆件可以佑家,挂件可以护身。几千年来人们对玉的崇拜和喜爱已使玉有灵性的观念成为一种集体潜意识。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
    但,至少佩玉可以帮助人们从心理层面、精神层面提升自己的信心。
    教育很多时候是虚的,所以我比较倾向于尽可能物质化,使得人文物质作为承载,将教育的精神溶解其中,这可能是文化的真正内涵。除了玉,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人文物质,都可以承载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比如一件好的木器,一块供石,一套藏书,一盆兰花等等。所谓“玩物而不丧志,教化而不抽象”。
    林格小杂感(153):让精神溶解到物质中去
    教育物质:太湖石供石《灵岫》(清代),养成教育文化实践体系的人文物质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