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的实质。
德育的实质是学生美好的学习生活。可以说,不能促进智慧生长与精神愉快的德育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单纯的道德教化恐怕只能停留在口号上的。
有人认为德育就是思想品德课,当然是一种巨大的误解,思想品德课仅提供道德认知,并不负责“深入人心”,所以并非德育的全部内容。
德育是学生享受学习生活的过程,更是学生内心秩序的自我建设自我发现的过程,实现德育的主要是通过激发兴趣、引导文化审美以及组织活动来实现,是“开”心的工作。

2、心情好是教育成功的首要标准。
教育成功有一个重要标准是“心情好”,注重学生心情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是“要好”、“想好”的,但由于我们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地“控制”,那种与生俱来的“想”和“要”就被掐灭在我们的手里了,许许多多的孩子因此厌学甚至厌世,或者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其结果都是被逼进了“失败的自我”之黑洞中,到此,我们的德育就可以宣告失败了。
3、人被文化填充之后,便可接近幸福。
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坚说:一位摆馄饨摊的中年妇女特别喜爱越剧,哪里有演出一定赶着去看。还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都买了戏服,穿着唱戏。她说:有越剧相伴生活很充实很幸福。在同等经济收入人中,爱好文艺或其它文化形式的人,幸福感一定更强。文化能陶冶情操、愉悦身心、让人在平淡中品味多彩,在奔波中找到安慰。
德育的另一途径是文化陶冶,即通过文化物质、文化活动或者文化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人的内心就会被一种文化填满,这个时候人便可以更加接近幸福。这一点,特别值得校长、班主任、家长深思。


《家有藏书始富贵》之012:《全宋词》(宋诗钞),线装48册全,杉木箱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