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德不危。
听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假如世界遭受危机,我们要选一个人站出来领导大家渡过危机,下面是三个候选人,我们应该选谁:
A、经常占卜,两个情妇,嗜好烟酒,意志坚定,比较自我,有理想,善于激励人;
B、爱睡懒觉,曾吸鸦片,好酒,爱攻击别人,善于辞令,文学水平高,喜欢表现自己;
C、战斗英雄,素食,不吸烟,敏感,有热情,有幻想,比较自我。
您会怎么选择呢?
实际上这三个人就是二战时期的三个真实的人,A是罗斯福,B是丘吉尔,C是希特勒。
人的使用问题,首先是信念与价值观问题,如果信念与价值观不同,即使多么有才华多么高富帅多么克己复礼,也未必是真的人才,其次是用其长处的问题,如果价值观一致,可以包容其弱点,激扬其长处,用好以后就是人才。
领导者特别是校长用人要先考虑价值观,再考虑其余。

教育物质之:康有为书法真迹《明德不危》(列入书房计划候选目录)
2、修炼内功。
如果没有“血统”的优势、平地而起的人,只有不断修炼内功,才有可能被您所在的集团所需要,否则无法入门核心价值层的会议室。任何行业都一样。
人的内功,说起来还是那么三样东西:一是远见。比别人看得远,才能知止而静定。而要看得远,须发展地看,积极地看,阶段地看;二是通透深刻活化不僵化的思维。抓住核心的问题以及问题的核心,举一隅而反三,善于推演并解决问题;三是知识。大量读书获得知识是不二法门,书读少了,自然就少了很多内涵储备,内心世界可能比别人狭小一些。我自己的体会是,阅读量在很多时候就是核心竞争力。
3、大道直行。
总有大道在前,走大道方可直行。
所谓大道,一曰天道,是为自然之道,尊重、对话自然,悟得天人合一之途径;二曰人道,是为生命之道,回归生命原点,尊重、依靠生命本能,发现道之所在。
教育之大道,亦在此机。

教育物质之:仇传仁书法真迹《道》(列入书房计划候选目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