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109):主动学,爱,创造

(2012-06-14 09:55:47)
标签:

教育

    1、思维的误区。
    当前中国现行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深受工业化思维即征服思维的影响,形成了以教为中心的庞大评价体系,致命之处是“教本能”,把大量依靠学生本能获得的东西变为必教的内容,结果出现“厌学”、“惟分数论”、“摁着牛头吃草”等教育癌症,且大量顶好学校的校长教师竟然以“征服“、”控制”为荣。当然也不排除当下少部分顶好的学校抢夺甚至垄断好生源之“阳谋”,使得很多群众迷信了这种工业化思维的局部效果。
    林格小杂感(109):主动学,爱,创造

    2、本真。
    七色花教育现象值得深思。所谓七色花教育现象,就是本来一种花只开红花,但我们的教育者非得使用所谓高新、复杂技术机制,让这种花开出七色花来,可能也开出来,很好看,却违背了花的天性。教育的本真是,疏松土壤涵养水系,让花儿自然生长、开花,哪怕是一色花,自然而然。
    在深层次上,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通过深入研究人的大脑运行机制,企图建立所谓的心理学控制系统,以微格化、数据化、标准化之工具建立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其实质是工业化思维即征服思维在人的发展领域中的泛化和迁移,是反教育的。
    方向错了,越努力,错误越大,离教育的本真越远。
    林格小杂感(109):主动学,爱,创造
    吴为山雕塑作品:孔子问道。

 
    3、人是最大的自然。
    人是最大的自然,顺应自然,尊重人的生命发展之规律,把“土地”还给孩子,才是教育的根本之所在。如果确实要比方,教育应当像传统农业或者中医……据我所知,目前西方很多一流的大教育家在反思他们的工业化思维之危机性并震惊、好奇于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
    我们的教育所遇见的挑战是全球性的挑战。现代西方文化的本质是凭借科技之武器攫取自然资源以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欲望的工业化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类的未来堪忧,比如,把地球的“血液”—石油榨干了,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人和自然如何相处,这个基本问题,将直接影响世界主流教育思潮的走向。
   

    4、生命价值的三大核心:主动学,爱,创造。
    转变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为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是当前中国教育的主流价值观。问题是这个价值观的背后的逻辑需要重新厘清、重新推演,从一味的控诉“高考是万恶之源”中走向深刻的理性,否则就变成了“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教育改革两张皮,里外不是人。
    我反对并以己绵薄之力改变的正是应试教育体制,但我是支持高考的,至少因为坚持高考至少可以不用所有的人都去“拼爹”。窃以为,当前中国15年以内所有有意义的教育内涵改革,须在接纳高考的前提下进行(高校自主和高校自主招生的真正实现,以及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大约需要15年,故言)。当前最要紧的是不惜一切代价激扬学生的三大生命核心价值:主动学,爱,创造。
    而这三大价值在课堂、德育、办学理念与校园文化等三大板块如何实现,当是现代教育内涵发展的突破口之一。
   林格小杂感(109):主动学,爱,创造
   田园之美:我故乡的那个菜园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