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小杂感(79):人生的智慧在于减法

(2012-03-15 22:42:37)
标签:

教育

林格小杂感(79):人生的智慧在于减法
图注:传世典藏之清代和田玉雕“鹅池”大水盂

 

 

    一、伟大的精神力量。

    茨威格对罗丹有三个评价:伟大人物的心地是好的;伟大人物的生活是简单朴素的;伟大人物的工作是聚精会神的。我的理解是:

    1、心地好。

    教育孩子就种植庄稼,土地板结了怎么使劲都是徒劳的,教育的土壤是教育者的心地,心地好至少包括这四个字的内涵:一是平,中正平和,对强者不嫉妒,对弱者不摆架子;二是省,对于自己的错误勇于反思心怀愧疚;三是软,心地柔软,包容别人;四是温,说话有温度,以心灵暖心灵。其实也是教育者的德之所在。

     2、简朴生活。

    所谓简单朴素的生活,做起来是最难的。一是极度简化生活,抗拒诱惑,向心灵深处走去,向内看;二是做事情思路清晰,少做,做好,做到位;三是尽量不麻烦别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其实其逻辑起点是内心秩序稳定单纯,而不是随波逐流。

    3、聚精会神工作。

    所谓的工作聚精会神,主要是指专注、专心、专业。我一直很喜欢“痴迷”这个词,其实说的一种情感,一种享受的精神状态,一种超然忘我无碍于物的意志。比如一个学生痴迷于学习,这就是一种综合了的人格之美,其中蕴含着多少的精神力量啊。

    我写完这几个字时,窗外晨曦照进心灵。我们在还没有成为伟大人物之前,倒是可以先拥有这三个伟大人物的品质。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是否成为伟人是次要的,凡人也可以有自己的光,只要内心崇尚和支持这些品质,自己就也就有了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

 

    二、玉——静心的门路

    关于如何静心,一直想写一本关于玉的书。

    玉,可能是一条通往中国人心灵安乐的门路。与钻石的绚丽和喧哗不同,玉是安安静静的,玉的本质是一块得道的美石,石不能言而自在。

    玉是无价的,谁都是可以与玉结缘的,心灵的高贵与贫富无关。

    1、木石情缘。

    贾宝玉如果没有那一块女娲补天失落的玉,红楼梦就会变成安徒生童话。王国维说红楼梦里的“玉”就是“欲”,是注定的人生情缘与无法超脱的精神困境,所以不仅有宝玉,还有黛玉、妙玉、红玉等等,与玉相对的是绛珠仙草,是对蛮荒草木世界的回归,也是注定了的一场万世情劫。

    2、生死相依。

    汉代时,人死了下葬的时候,活着的人们总会给死者一块美玉,或玉握猪或玉琀蝉或金缕玉衣。为什么不是其他不腐的财富物质,而只是选择玉,这种可以带往那个异度空间里的信物?

    3、养人养心。

    很喜欢张晓风对玉的定义:玉是许多混沌的生命中忽然脱颖而出的那一点灵光。诚然,玉也是有生命的,当我佩戴着一块玉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它的呼吸以及生命的律动,它是活的。我们养出了玉,最终玉养出了我们。这应该是养成教育的真谛吧。

    附:和田玉的曼妙与润泽。

    在当代艺术品中,其材料本身即具美质的,莫过于玉。将玉视为天下至美之材的观念,是构筑中国玉文化的物质基础。

    在我主持的《养成教育之传世典藏》中,得到一块很有意思的清代和田玉雕“鹅池”大水盂(如图)。水盂是写字时用来洗毛笔或者盛装清水的文房,这块和田玉雕刻的鹅型水盂,工料都算不错。

    历史上与鹅有关的人最为著名的就是王羲之了。《晋书》中记载:王羲之听说有一道士养着一群白鹅,又赶紧去察看,果然每只白鹅都是雄赳赳气昂昂,十分好看。于是便出高价想购买,没想到道士不肯出售。王羲之只好苦苦哀求,没想到道士说只要你应答我的条件,我就把鹅送给你。只见道士将文房四宝准备好,便向王羲之说:只要你肯帮我抄一幅《黄庭经》,我便将白鹅送给你。王羲之一听二话不说便开始奋笔疾书,由于黄庭经字数众多,花了半天的时间终于写完。后来王羲之特地又为这几只鹅凿了一个养鹅池,他常常在这个养鹅池旁观察鹅的优雅动作,也常常写“鹅”这个字,希望能把鹅的形象和特点“写”出来。因为王羲之的爱鹅和长期的揣摩练字,据说后来王羲之写的“鹅”字,达到活灵活现的程度。

    这方玉鹅大水盂正是因为受王羲之爱鹅典故启发,苏州工匠用手工静心琢磨而成,似有王羲之所写的鹅之曼妙。这方大水盂和我收藏多年的清代乾隆造办处所工“王羲之写黄庭”子冈牌真是绝配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