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小杂感(45):教育的力量
标签:
林格办学理念《水浒传》教育 |
——林格小杂感(45)
教师和家长喜欢和我谈教育,原因是我习惯于把自己放到一个“无用”的位置上,也就是说,我坚信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方法方面是我的老师,他们的身上“百药齐全”,我惟一要做的事情是不断向他们学习。结果,我不经意地发现或者唤醒了他们内心深处教育的光芒,而同时也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正如把自己放到低处,如湖泊一般,结果万物齐聚,能量互换,相互滋养。
甚至我想,我的所有教育思想,其实并非来自于博览群书,而是来自于我的“行万里路”,因为近十年来,踏遍了上千所学校,是千千万万个校长、教师和家长教会了我,我只是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思想光芒串成了串而已,我自己哪里有什么教育思想啊?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也能把自己放到低处,尝试放下自我,清空自我,不断向孩子学习,教育就会变得有趣得多、深刻的多、轻松得多,因为“用”于无形啊。如此这般,教育就真真变成了与孩子一起成长,反之,如果一味地教,自己都被逼疯了,效率却还是那么低。
2、区别
人和人的区别在于,一种人是积极的,另外一种人是消极的。这句话是罗曼·罗兰说的,我把这句话的真义融入到我的教育理论实践体系中。在我看来,积极是教育的根本宗旨之一。郑重推荐一本书给所有热爱教育的人——《罗曼·罗兰文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这是一本影响过一代人的书。
3、反思
冉乃彦先生说,怎么王蒙和林格都是美丑不分啊。我有可能分不清,但王蒙一定是分美丑的,他的句式中“宁……不”已经呈现了他的一种诙谐和深刻,美丑之分也有境界,明末大家张岱有一颇为自得的名言: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异曲同工也。
5、发动机
一所学校的“发动机”就是办学理念,我渴望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一套办学理论实践体系,这也是当前中国教育内涵式发展改革的突破口之一(我主持的“中国教育内涵改革整体解决方案”的六大内容之首)。
近日重看《水浒传》,想到梁山泊的办学理念是“替天行道”,是我认为最好的办学理念之一。用这个“魂”团结了108个好汉,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尽管后来被招安,那是因为宋江的理想是“为国效力”而不是“把皇帝拉下马”。他自己很清楚被招安后自己不会有好下场,但他依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事实上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近年来,我一直乐于做“铸魂”的工作——协助优秀学校提炼自己的办学理念体系。有很多的感受和经验,想起来,主要得益于当年在国务院体改办工作期间,因为身边都是国家级智囊,潜移默化之中,受了影响,使我形成了几套自己独特的方法论,近日《中国教师报》将专门登载我的其中一套工具,叫完备性系统方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