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心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2009-12-01 17:52:06)
标签:

杂谈

 

用心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用心呵护孩子脆弱的自尊

                           深圳西丽小学   陈丽萍

    本月的2223日我们在美丽的南澳海滨接受了林格教授新时期养成教育思想的理论导入培训。没有艰深的理论,没有晦涩的辞藻,伴着夏日的骄阳和清新的海风,林教授用平实而不失幽默睿智的语言,生动而贴切的案例小故事,全新的视角与思维方式,深入浅出的向我们讲解了具有全新含义的新时期的养成教育的相关理念。通过培训使我们更新了对养成教育含义理解,更系统全面的对新时期的养成教育有了了解和认识。

在林教授讲解的新养成教育理念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林教授认为“教育是心灵的感应,并把人内心世界的结构比做‘自行车’——前轮是自信心,后轮是责任心,理想和目标是车把手,自尊心是这辆车的链条。没有链条车子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而教育的线索就是自尊心,教育必须从呵护人的自尊开始。”这里把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做为一切教育的线索,人自觉自悟的动力,如阳光一般照进人的心灵,使一切教育成为可能。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中,一直是崇尚“以师为尊,以师为上”的,而学生只能绝对的听从和服从。这不仅完全忽视了学生做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独立性、发展性和自主性,而且极大的遏制了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样的教育状态下必然诞生紧张的师生关系、消极的学习状态和大打折扣的教育效果。而在新时期的教育理念下,把“一切为了学生”做为教育的核心,把学生做为具有独立人格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来对待。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及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的发展空间。

做为人,被尊重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心理需要,即使是做为小学生的儿童也不例外。有一首歌唱的好“每一朵花都应该盛开,每一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这里的“宠爱”不是溺爱,而是指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试想一个从小就不被尊重的个体,如何能维护脆弱的自尊以及学会尊重他人呢?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高扬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育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取得较好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小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呢?下面简单谈谈我的理解。 

1   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尊重学生就要摒弃那种高高在上的所谓“师道尊严”,蹲下身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平等的姿态和身份去观察和了解孩子们眼中的世界。要给学生表达意见的机会和时间,学会倾听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声音。

2伸出手来拥抱孩子的心灵。

做孩子最知心的朋友,但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秘密。鼓励孩子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但又在紧要关头向孩子施以援手。给孩子最大程度的信任,让孩子感觉到的你在乎。

3、敞开心胸包容孩子的过失。

没有人不会犯错,更何况是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想做一个好孩子的。因此,用一颗包容的心来对待孩子的过失吧。要知道一个宽容的微笑、一个慈爱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远比大声的训斥、冷漠的责骂和恶意的讥讽来的更有力量。

      自尊是个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分,它体现的是对个体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渴望认同、渴望理解,是每一个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新养成教育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接纳、宽容、和谐和幸福。要给学生创设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就要尊重、理解、关注、帮助、支持和鼓励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让学生在被尊重中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确立做人的尊严与自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