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做人心理人际关系社会化教育 |
中国迫切需要全面推动做人的教育
在研究做人教育的问题时,经常会遇到如何与人交往的问题,这个问题太重要了,中国迫切需要全面推动这个教育内容。
我一直坚持的观点是:
一是没有玩伴的人在现代生活无法立足,90%的心理疾患之起因都是没有真正的朋友。在中小学阶段,“同伴教育”大于一切教育,这比学习成绩要重要得多;
二是关于安全度过青春期,关键是学会与人特别是与异性交往,这,比性知识教授要重要得多;
三是价值观的引导和实现,务必建立在良好人际关系基础上,否则将很空洞、乏力。
四是养成教育中,我们倡导的四大做人习惯是:微笑待人,耐心听他人说话,说到了就要努力去做,孝敬父母。这,对成人也具有重大价值。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神健康的重要标志,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社会化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您的人际交往能力强吗?不妨测试一下。
心理学家认为,在上述5个标准中,6岁以下的儿童应至少符合一条;7——12岁的孩子应至少符合两条;13——18岁的孩子至少应符合三条,18岁以上的承认至少要符合四条。如果在成长过程中,达不到上述要求,就可以认为是社会化不足。社会化不足,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孤家寡人,不善于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