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应试教育评价系统,素质教育之所以很难实施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现代年轻父母的自我陶醉。
所有的父母都会由衷地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的。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而事实上是这样的吗?如果你去问问一线的很多班主任,他们会说,哪个孩子脑子灵光,哪个孩子容易开窍,千差万别,但更是一目了然的。事实上,很多的孩子,并不是像他们的父母所想象的那样“聪明”,甚至,“笨孩子”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
独生子女是人类生命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其“孩子的惟一性”导致了现代父母的“自欺欺人”和“自我陶醉”现象。一谈起自己的孩子的“聪明表现”,有多少父母都是“得意忘形”甚至“失态”!呵呵。
其实,世界上很多著名的教育专家、心理学家认为,基因对一个人的智力是决定性的,基因是无法改变的,换一句话说,就是:后天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
所以,如果能认同或者接受自己的孩子可能不是很聪明甚至较笨的现实,孩子反倒可能会量力而行地去学习,反倒会在“勤奋”两字上下工夫。人一勤奋,就会进步呀。古话说得好,勤能补拙。
而我更加坚信的,每一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一条路,笨孩子也一样;不同孩子的开窍时期也不一样,有的孩子等大学毕业五年以后才开窍,并不奇怪;每一个孩子绝不会因为脑子不怎么灵光而将来就不能成材就不快乐……
我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也是。很小我就被告之,你并不是很聪明的孩子,所以要勤奋,勤奋才能比别人学得好。我身边人中很优秀的几个精英,好象也有类似体会。
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在社会上对应试教育一片征讨声之际,我提出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忠告:现代年轻父母千万不可自我陶醉了。对自己孩子的智力的自我陶醉,甚至会阻碍素质教育的实现!阻碍你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前一篇:林格笔记:爱,还是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