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笔记:理想能不能当饭吃?

(2006-12-07 18:15:05)

和大学生切磋:理想能不能当饭吃

 

文/林格

 

 

大学有一位同学,饱读诗书,写得一手好字,并且善于模仿毛体诗,遇人则谈古论今,意气方遒,颇有“周郎赤壁”的味道。那时,他说他的理想是进入政治局。大学毕业后很少联系,据其他同学说,26岁的时候当了副处长,后来很快就进了精神病院。

如今的大学生对此可能会不屑、不耻甚至会当作笑谈,但,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人是不是要有理想?有远大的理想是不是错误?理想能不能当饭吃?

理想有时候会被人理解为:野心,梦想,目标,这里不想去纠缠概念。就权当“理想”来理解吧。

我曾在《中国青年报》的专栏上专门论述过这个问题,大致的意思有四点:

1、除非你选择虚无主义的人生观,在中国这样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下,假如你想做成一些事情,就应当有自己的目标和有理想。否则不会有人支持你的。

2、理想是烛照过程的亮光,人有大目标,大理想,就会有气势,过程就会很精彩。在中国须借助各种势,包括利用自身的一种“气势”来接近其他的“势”,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一事无成。

3、很多时候,因为条件和机遇的问题,我们很难实现目标,或者实现了以后,你会觉得“就这么回事”,但,人生还是要有目标或者理想。

4、最最重要的是,人不仅仅要有理想,还要有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途径一般还可分为,阶段途径和结构途径。能否找到有效的途径是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

对于如今的大学生来说,何尝不需要梦想来开拓你的前途与舞台?

说一个我经常提及的故事:

美国有一个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一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报告,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米的豪宅。终于完成了他的心血之作。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老师在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大又红的F,旁边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问:“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年纪那么小,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花钱照顾他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老师接着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重新打分的。”

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久,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以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意放弃梦想。”

后来这位男孩真的完完整整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位老师还曾经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农场露营,离开之前对这位已经长大的学生说:“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给你泼过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幸亏你有这种毅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理想,不能当饭吃,但没有理想,在中国是没有饭吃的。

——要和有理想的人在一起,你会更加快乐,更加充实。

——要储备和你的理想相配套的资源,这是与理想紧密相扣的条件。

——要务实,所谓务实,就是在设定了大目标,还要设定中目标,小目标,对每一个目标的实现要找到有效的途径,换言之,我们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关键要有正确的行为,这个过程就叫“落实”。

——“落实”,可能就是一种习惯而已。“优秀”也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