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格笔记:一个人怎样增强他的可读性?

(2006-12-03 16:49:03)
  一个人怎样增强他的“可读性”?
 
  文/林格
 
 
  (一)
 
  一个人好象一本打开的书。
  形式上的美是装帧、封面设计的美,它可以吸引人的第一注意。
  但内容上的丰富,有趣,是否具有“可读性”,则是保持该书持久吸引力的关键。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可读性”是针对普罗大众而言的。
  比如,钱钟书的《围城》是可读的,内涵丰富,深入浅出,让人难以卒读,但他的《论学文选》则相反。可见,“可读性”并非高深莫测,而是:一是,要让人能够理解你。能够读懂。二是,要有丰富的内涵,而且要有一定含蓄性,让人觉得你这个人有趣且丰富,“阅读”你后深有收获,而不是一滩浅水,一望而知深浅,一览无余。
  那么,怎样让人具有可读性呢?亦可分为两条途径,一是,开拓内心世界的广度和深度。并且求得真知,彻底弄懂一些问题,直到你能举例说明问题。二是,向有智慧的人的学习,确立新的目标,告别低级趣味,对自己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
 
  之前,我写过一篇《美是一种发展可能性》,其实,这篇文章讲到的“美”就是一个人的“可读性”:
  人们对美感的追求是一种积极的精神需要。

  既然是一种本能的需要,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可贵的、可以调动和利用的动力。因而我们也就必须要认识它,了解它的规律性,  以便调动它和利用它为我们的工作服务。

  我们都知道:美就是和谐,美就是对立的统一。

  但知道了这一点有什么用?

  请问,为什么对立的统一就是美,就能使人产生美感呢?

  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来进一步加以研究了。

  和谐之所以美,对立的统一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展现了新的自由度,展现了一种新的发展可能。

  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发展是人的最高级的又是最基本的需要。

  当人直觉到一种隐约可见的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的动机时,这时所产生的心理体验,就是人的美感。

  而这种展现出的新自由度、新的发展可能,就叫美。

  举一个美学意义上的应用:

  正常的男人都喜欢美女。

  并且,美还能推动男人上进。

  因为美女能给人以美感上的满足,但,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如果一个美女只是身材、脸蛋美,而不能从灵魂深处洋溢着知性的美,外在的美很快就会被男人厌倦。

  男人移情别恋,一半是因为男人的原因,一半是因为女人不善于储蓄内在的美并时常展现新的精神意义上的可能性。

  真正的美是可以长久的。与年龄无关。与容颜也关系不大。

  一个男人真正喜欢上一个女人,喜欢的是那种来自精神层面的美感,这样的美,让他执著,让他沉溺。

  女人喜欢一个男人也是如此。

 

 

  

  (三)

  

  一位朋友的弟弟马上要二学位毕业,最近忙于面试,问我有没有速成的办法,使自己变得更有“可读性”?

  我告诉他。有。但我告诉了方法后,之后,一定要真下工夫,把暂时的“可读性”填充为长久的“可读性”。现在我来揭秘我独创的21天速成方法:

  

  第一步:行为改变:通过行为改变技术,形成优秀的自我意识。

  人的可读性通常由你的眼神、微笑以及你的谈吐体现出来的,而人的眼神、微笑以及贪图又由人的思维决定的。

  21天行为训练:

  (1)每天练习你的眼神,使之专注而坚定。

  (2)每天对镜子里的自己微笑,直到对自己的微笑充满自信。这个过程大概需要21天。

  (3)行走时收腹,挺胸,学会大步流星,坐姿端正,每天坚持30个俯卧撑,女士则为30个仰卧起坐。

  主要目的是通过行为改变的训练,逐渐改变内在的心神,形成一种自信、坚定、可信的自我意识。这是改变思维方式的前提。

  

  第二步:学会表达:利用表达来推进你的思维韧性。

  (1)从现在开始,你谈论什么事情时,要有辨证性。就是说,什么事情都分两个方面看。

  (2)从现在开始,说什么事情,都分一个一、二、三来,一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三是“怎么操作”,层层递进,开始有点勉强,但21天之后,习惯成自然。

  (3)表达,首先一定要有“听众意识”,考虑到听者的接受度和反映,表达语气上清楚、流畅,且能抑扬顿挫,有重点,有次重点,有关键词,也有语气词,直到别人被你的谈话迷住。表达是思想的推进器。不断表达,不断表达,人就会有思想。

 

  第三步:背诵记忆:准确记忆必要的数据与好句子。

  请参阅《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此》http://blog.sina.com.cn/u/4821eb1b010006st

 

  经过严格的自我训练之后,你自然会有一定的可读性,但工夫仍然在“平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