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可以没有青春,但不能没有热血(人生规律22)

(2006-03-11 12:16:30)

  人可以没有青春,但不能没有热血

 

  文/林格

 

  写了《精神上最为性感的两位男人》后,很多博友受到了震动,让我感受到了写博客的价值。

  位重要的朋友命我务必写写在文中提到的另外一位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精神贵族——文森特·凡高,其他的写不写另说云云。

我决定将此命题为:人,可以没有青春,但,不能没有热血!

是啊,多少人青春依旧,但热血殆尽!

 ——我们是否可以自问:每天在条件的计较中犹豫,每天在患得患失中迷失方向,每天在进退中与生活无限期地谈判,不敢忘我,不敢投入真情,害怕吃亏,甚至不敢去探索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模式。

——我们是否可以叹嘘:青春呀,热血呀,就这样在庸常的选择与评价中散漫流逝!其实,在人的精神世界里,不管是事业,还是艺术,甚至真爱,何尝不需要呕心沥血,何尝不需要像凡高所言也许使我成熟的东西就是一轮烈日。”

   

  之前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详尽介绍过凡高以及美国作家欧文·斯通创作的伟大的著作《渴望生活——凡高传》。

  我想,怎样形容这个真男人在精神上的性感都是不为过的!

  梵高在短促的一生中,取得了不可思议的颠倒乾坤的成就——他绘制了大约六百幅油画和八百幅其他画作。他生前仅售出过一幅画,代价不过几个美元。今天,他的主要作品的要价是数百万乃至上千万美元。他自己不会想到,与他同时代的人更不会想到,在百年之后,他的画作标价屡次创下历史新高。凡高一生潦倒,一生穷困,到处受到别人的轻视和奚落。按一般人的评判标准,梵高的一生是不成功的,太不成功了。可在百年之后,从艺术界到普通民众,全部被征服了。他狂热的激情、痴迷的爱和辉煌的痛苦——当这些融化在画布的色彩和笔触中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一幅作品,而是在屏息静观艺术家整个滴血的灵魂。

  梵高是不可模仿的,他之所以成为梵高是因为他不得不如此想想梵高生前,何曾不想卖出自己的画,他何曾不想追求到心爱的女孩?他何曾愿意用一生的痛苦换取身后的荣名?然而这一切不由他自己控制。但是在激情面前,我们有选择的的余地吗?

  我们无法成为梵高,我们也许可以借他的火焰让自己的心灵更温暖、更明亮一些,但我们进不到火焰中去。我们只有对着火焰说:“看,那多美!多亮!”

  凡高,给了我们以精神上最为需要的钙,给了我们那种热血和激情,是凡高使得人类精神史如此辉煌、如此动人心魄!

  

  凡高的精神至今仍然深刻启示着:

 

  一、永远保持自己的独特个性。

  真正独特的个性来源于心灵的召唤,换一句话,拥有丰富而生动的内心世界是形成独特个性的关键。

  作为一个画家,他将近三十岁才开始作画,一生几乎没有受过绘画的专门训练,他的素描习作比任何一个上过两年艺术学校的学生都不合规范。

  梵高的确有着非凡的天赋,这天赋不存在于他的技巧之中,而依托于他用来观察事物的独特眼光和心灵。

  他在第一天拿起画笔时已经是个画家。

  他最开始的习作,“解剖是完全错误的,比例是畸形的,他的描绘又是如此地粗糙而显得可笑”,然而,就是在这些蹩脚的作品中,充满独特的个性,他抓住了笔下人物最本质的精神,“这比任何正确的描绘,重要千万倍。”

  他与另一个画家一起为一个裸体模特儿写生,那个画家把模特的脸画得很像,但她的身体却没有任何特性。梵高几乎没有画模特的脸部,他要的是“我画的腹部是充满着肠子的。你一看就知道,成吨的食物缓慢地、曲折地穿过迷宫”。

  他画石膏像,因为“只有在没有活人可画的时候,我才会去画模型”。他不为上流社会的太太小姐们画像,因为“她们都是一个样子,她们没有个性”。

  梵高说:“我要根据我自己的气质和个性来表现事物。”也正是这一点,拉开了一个真正的画家和一个蹩脚的画匠的距离。

  人云亦云总是最容易的,特立独行则往往要承受难以想像的压力。也许正因为此,成功也总是垂青敢于坚持自我,且永远坚持自我的人。

  梵高的个性,尽管为他的一生带来的是穷困潦倒、流离失所,是众人的轻蔑与指责,甚至是精神的崩溃和疯狂!

  我们今天的社会,当然比梵高身处的时代宽容得多,但我们周围,每天依然有许多本来很优秀的人,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放弃了自我。

  但,梵高坚持住了,坚持到了最后一刻,他能够战胜自己的命运,凭借的完全是心灵的力量,对他而言,独特的个性不是用来粉饰自己的脂粉,也不是用来迷惑他人的外衣,仅仅只是来源于心灵深处的信仰与渴望,他别无选择。他能够没有妻子、家庭和儿女;他能够没有爱情、友谊和健康;他能够没有保障、安适和食物;他甚至能够没有上帝,只有创造。

其实人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只是大多数人没有将自我的独特保持到最后。坚持,就是胜利。

 

二、以激情融化周围的世界。

梵高的画最能打动人的是什么?

激情!

梵高自己说,他画太阳时,“要画得让人们感觉以可怕的速度在旋转。它发射出力量无穷的光波和热波”;

他画麦田时,“要人们感觉到谷粒中的原子在生长、爆裂”;他画苹果时,“人要们感觉到苹果中的液汗溅到皮肤上”。饱满的激情融化了周围的世界,也感染了所有的观众。

       这激情从何而来呢?

       来源于热爱、专注和痴狂。梵高是那种感情特别强烈的人,他恋爱上一个姑娘,便会在她面前将手放在燃着的蜡烛上灼烤,以证明自己的痴情。当他爱上绘画,便“只有死亡能让他停下来”。

       人的生命太短了,经不起随意的浪费,人的精力也太少了,承担不了多方位的放射。我们只能选择一个点,把自己完完全全投入进去。就像放大镜,将所有光源聚焦一处,便可燃起熊熊烈火;就像钉子,将所有力量集中一点,便可穿透厚厚的木板。

       而这一点,必须是你最热爱的,不管是事业,还是爱人。

       今天的世界,博爱的人太多,痴情的人太少;清醒的人太多,痴迷的人太少;随便的人太多,专注的人太少。最终,我们发现,自己手中握住的也越来越少。

       对事物怀有异乎寻常的热爱,这是激情的起点;将这种热爱上升为一种无法自拔的痴迷,这是激情释放的必然形式。激情可以由外界的刺激驱动,但归根结底,它依靠的是人自己——沉迷的深度与意志的强大。

 

   ——最后,我想起我的大学老师、著名文学家王东成教授当年给我们讲过的一件小事。说他到一位朋友家作客,和朋友一家人一起看电视剧,看到一个动情处,王老师的眼泪流了出来,朋友的小女儿赶紧安慰王老师说,“叔叔,那是假的!”。王老师回家后,感概万千,彻夜不眠。

  ——如今,人们因何而世故,因何而麻木,因何而不再有热泪,因何有青春而没有热血……我始终觉得王老师是一个在精神上是一个很强大很性感的男人,他坚持用自己的良知、无畏捍卫了学生的纯静心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