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海走了,悄无声息,让所有的老同事们都一声叹息,无比心痛。他是1992年的夏天,跟着金运行长从工行来参加筹建浦发银行的几个业务骨干之一,主管银行会计工作。
提起王安海,大家都会翘起大拇指,说他一身正气。连领导们都这么称赞他,可见他的工作作风就是这么硬气,十七档的算盘,一甩两响。银行业务,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桥梁,最基础的一项就是会计结算。王安海一直是会计业务条线的一把好手,他曾经是工行上海分行会计出纳处主管会计的处长,到浦发后也坐镇会计条线。会计业务的规章制度他熟练掌控,这项业务能不能做,他一眼明了,一锤定音,连行领导也买他的账。去各分行检查业务,更是严格把关,所有问题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而他抓问题的手段也是毫不留情的。跟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他打过交道的人,以及跟着他学习的年轻人,都这么称赞他的正气。
不过,王安海也有陋习的,一般男同志所有的抽烟、喝酒习惯,他都有了。记得刚筹建那几年,我的办公室桌角上留着一个烟灰缸。那时候还没有现在那样禁烟,男同志累了吸口烟是常事。王安海有时会来我办公室坐坐,看到这个烟灰缸,笑着说:“侬真好,想得真周到。”我至今一直记得他那时憨笑的样子和一种满足的感觉。而他喜欢喝酒,有时会让他出丑态的,不过一点也不影响他在人们心目中正气的形象,因为事后他还会盯着你,让你纠正违规的做法的。
这几年,从工行过来参加浦发筹建的老同志,已经走了三个了。主管电脑业务的孙福基、主管存汇业务的张玉华,及主管会计业务的王安海。这是客观规律,人都要走向衰老的,活着的人好好活着多保重。老浦发人共同的特点是敬业、认真、一身正气。希望后来的浦发人都能传承好这种风格,为浦发,为我们共同的事业贡献毕生,鞠躬尽瘁。
竹子中空外直,生而有节。它生长在山野,即使在庭院,也处于角落墙边。王安海老师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人,尽管他在行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他从不显山露水。我找遍了我所有的行内照片,各种会议、活动,竟然没有找到他的身影,我们都疏忽了。工作和生活拖累了你,王老师一路走好。耳边依然响着你嘿嘿的笑声……
写于二零二一年一月十三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