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租”问题

(2014-09-15 10:43:49)
标签:

社会现象

住房问题

租房

分类: 随笔

这是件不大不小的“大事情”。其实还有很多事待处理,如:交通违规,违章搭建等等。

“群租”问题

很长时间了,三天两头有关于“群租”的报道,时而风声紧一些,时而又疲沓了。家住的小区里就能看到每天早晨有一队年轻姑娘,统一着装,排着队走出小区上班去,肯定是“群租”的。有的人家走出来的人,一年到头总是变换的,说明也是出租的。钟点工阿姨们也有“群租”的现象,而小区的保安就是比较合法的“群租”了,可能叫宿舍。所以现状是:一边在教整治,另一边却是纹丝不动,这是没有抓到点子上,治标不治本。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大上海,尤其是比较边远的地区,餐厅饭店、理发美容店比比皆是,哪个店没有几个,甚至几十个服务员,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来的。这样小规模的店不太可能有单位宿舍吧,服务员的工资很低,也没有可能独自租房住。那么如果不能“群租”,叫他们怎么住?店家又靠谁来开门呢?

大上海,工作繁忙的“白领”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多,大部分的人家都用钟点工,而钟点工多数也是外地来的。有部分“阿姨”是很能挣的,一人做好几家,有些外国人家给的工资很高。但是她们是很节俭的,因为要供孩子读书,给孩子准备婚房,所以他们是舍不得独自租房的。在我们西郊,老旧的一室一厅就要三千多一个月租金,夫妻俩打工,差不多一个人的工资要交房租,那怎么行啊?而两室一厅的月房租在四千五左右,住三家,每家一千五上下,那还差不多。大室、小室各一家,厅里再住一家,至于住多少人就因人而异了。试想,大上海如果没有了钟点工,那是千家万户都要叫“不来事”的。而钟点工阿姨说,这是在赶我们外地人走啊,话语中又有多少烦躁、怨恨啊。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大上海,曾经多少人投资于房市。买房不是为了自己住,而是等一个好价位脱手,赚一个盆满钵满,让我们不懂的人刮目相看。后来行情不好了,房子脱不了手,总要租出去每月换个几千元钱吧,有的连房贷还没有还清呢。这是“群租”现象“供”方的需求,想方设法要把房租出去。

大上海,千家万户在岁月的变幻中变化着。有的老人走了,孩子还没有到用房子的年龄,想让暂时空置的房子产生一些效益。有的孩子出去读书了,但总要回来的,有多余的房子,也想租出去的,他孩子在外面就是租房住的呀。过日子呀,除了大富大贵的人,普通的一般人家总要精打细算的。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群租”问题

所以我说,所谓的“群租”现象不能简单“砍杀”了事,况且也“砍杀”不了。为什么有的“群租”扰民,搞得不堪设想,有的“群租”就相安无事,甲乙双方和邻居都处得很好,还各取所得呢?这还是个管理问题。因此,要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搞搞清楚,然后综合协调,严格日常管理。租房,本是个有供有需的市场,因层面的不同,需求的层次也不同,绝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

政府部门、用人单位、有出租或租房需求的个人都要相互配合,唱好这台戏,才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平和。

 

一四年九月十三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