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月到中秋shijy928
月到中秋shijy92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48
  • 关注人气:1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故乡

(2012-10-09 15:11:00)
标签:

退休生活

回老家

杂谈

分类: 心情

回故乡

故乡,按江南人的习惯,应称为家乡,今天的文章,这两个词就随便用了。

上海人的籍贯大多不是上海,上海人三代以前的老人大多不是上海出生,而是从异地他乡来上海的。因而大部分上海人除了上海以外,都有一个故乡,即原籍。我先生家的祖籍是浙江鄞县,嘀嘀呱呱(正宗的)宁波人。早年我公公背井离乡闯荡上海,最终把他们五兄弟的阿二、阿三、阿五都带到了上海安家立业,唯独留下四弟一家在家乡。我先生这一代人中,大哥小时候曾去乡下住过,他是长房长孙么,是阿爷阿娘最宝贝的了。我先生小时候也去过,再往后的兄弟姐妹就都没有光顾过老家。而四叔家的六个孩子都来过上海,那时候的大上海,在宁波乡下人的眼中还是非常神往的地方。连我这个后进门的儿媳妇,也见到过四叔,以及几个小时候的堂弟堂妹。

先生家的奶奶

回故乡
公公婆婆早年的合影
    回故乡
先生和他大哥小时候
    回故乡

故乡,曾经非常遥远。那个年代,每家每户父母亲的劳动所获,只能维持一家的生活,以及孩子们每年的教育支出,基本上是没有多余的钱可以带孩子们外出走亲访友的,如果回家乡,一定是有非去不可的事了。倒不如在农村的,杀口猪,或卖掉些地里种的东西,便有钱坐一夜的宁波轮船,第二天一早就到上海的十六铺了。故乡,在我们这代人的记忆中,是父亲带着浓重宁波口音的话语,家里有几件来自老家的生活用具,以及隔几年四叔挑着扁担,带着孩子来上海看看大伯伯、大姆妈的情景。作为宁波人的后代,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即兄弟姐妹们也多少会说点宁波话,唱唱宁波小调,那是每次说到家乡时,最大的乐趣了。

父亲、公公,一个标准的宁波老人

回故乡
在武汉
    回故乡

    回故乡

今年的国庆长假和中秋挨着,有八天,而且兄弟姐妹们大多都已退休在家了,于是发兴,把在武汉的大哥大嫂请到上海,我们要回故乡了。浙江鄞县,去之前,我们看地图,已经是宁波市区的版图了,原来父母亲一直挂在嘴边的藕缆桥、望春乡,在宁波市区的地图上都能够查到。女儿通过携程网,预订了老家附近浙海大酒店的五套客房,先生家兄弟姐妹六人,加上我和大嫂以及我们两家的两个孩子,一行十人,自驾两辆小车,出发回老家了。不敢太惊动家乡的老人和兄弟姐妹,小妹只电告了四叔家的老二(长子),说哥哥们外出,可能路过老家,会去看你们的。

103上午,已经是长假的第四天了,又过了早上可能有的高峰时间,我们出发了。高速公路上一路畅通,在“北岸”服务区稍事休息后,驶过近35公里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家乡越来越近了。隔着车窗玻璃,似乎已经闻到了海的味道,也听到了家乡人的大嗓音。可先生一个疏忽,没看清指示牌,我们的车提前在大隐河姆渡出口下了,于是将错就错,就改走地上了。这是一条新建的路,很宽阔平坦,但是导航仪一再地提示让我们向右拐入另一条道。终于拐进了这条“正道”,却是坑坑洼洼,像是要废弃了的马路。还好,导航仪显示我们距离目的地“浙海大酒店”是越来越近了。就这么在宁波的西郊地区环啊,绕啊半个小时,终于找到酒店,和大哥他们的车会师了,此时离开上海已经三个半小时了。由于酒店要到下午两点交房,我们便到附近一家叫“顺旺基”的排挡吃了午餐。每个人像在食堂就餐一样的,拿个盘子,看到喜欢的菜、汤、饭,往盘子里放,然后到出口的地方结账,接下来就可以随便找一处坐下来吃了。排挡饭菜的味道还可以,有龙头烤、放酱油炖的蛋汤等宁波下饭了。

回故乡

    回故乡

    回故乡

    回故乡
宁波西郊
    回故乡

    回故乡

吃完午饭,回到酒店,才下午一点,一方面不想破坏了酒店的规矩,让服务员们好好清理房间,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回家心切,我们决定不进房间,先回老家去了。酒店离老家确实不远,即便我们从来没有来过,还到处在都在修路,不好走,但二十分钟以后我们就到老家附近了。可是尽管这里早已收编为市区,但终究还是乡下一样,路牌、门牌都不清楚,我们像进了迷魂阵,只得求助四叔家的堂弟了。堂弟说他已经出来接我们了,“唰”,满车的眼睛一下子齐刷刷往车窗外张望,忽然我们齐声说:“来了!”只见车前方不到十米处,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跟当年的四阿松(四叔)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这肯定是大堂弟了。

没有多余的寒暄,堂弟还保持着农村人的实惠,引导着我们的车子往前行。那几乎不能叫是路,东一幢房子,西一幢房子。还好没走多远,就到了村里的祠堂,祠堂门前有一块空地,已经停了好几辆车了,堂弟也招呼我们在此停车。真的到家了!大哥和我先生立刻下车,急着找回家的路,他们的脑子肯定在飞速旋转,竭力搜索着童年的记忆。而剩下的我们一大帮却是一片茫然,不知老家是什么样的,不知四婶和其他堂弟堂妹是什么样的。

老家的祠堂

回故乡

    回故乡
寻寻觅觅回老家
    回故乡
   未完待续

一二年十月九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家乡行(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