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月到中秋shijy928
月到中秋shijy92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448
  • 关注人气:10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行(一)

(2012-10-15 16:46:21)
标签:

退休生活

回老家

杂谈

分类: 心情

家乡行

从百度上了解,浙江鄞县,已于 200241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而设立为宁波市鄞州区,至今有十年了。原来的鄞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与余姚接壤,紧邻奉化,东南临象山港,又与北仑区相邻,从东、南、西三面紧围宁波老城区,应该是一个很富庶的地方。回家乡以前,大哥和我先生俩说起老家,总说家门口有一条河,河上有一座桥……因此在我们心目中,家乡就应该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家乡行(一)

    家乡行(一)

   我们一行十人,在村祠堂前的空地上停好车,跟着四叔家的堂弟回家了。往前走着走着,大哥突然先发话了,“这里原来应该是家门口那条河的,怎么被堵上了,河移到前面去了?”四下看看,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周围建起了好几栋房子。不用别人回答,肯定是因为后来人越来越多,填河盖房了。绕过后建的那几栋房。向右拐,路变得很小,忽然前面却拥来了许多人,原来是四叔家的一大帮兄弟姐妹带着他们的后代前来迎我们了。“秦秦咣咣”的宁波话骤然在耳边响起,我们一下子被淹没在故乡的亲情中。用宁波话称呼的“大哥哥、二哥哥,大嫂嫂、二嫂嫂”此起彼伏的,都答应不过来,而对招呼我们的人,我感觉都是似曾相识,又是完全陌生的。似曾相识是因为都是朱家门的后代,遗传的大眼睛,有好几个非常像我见过的四叔;而完全陌生是因为确实没有见过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但无论现实怎么样,却总有一种到家了,都是自己人的情愫,让许多人的眼眶湿润。对我们家的老大老二说来,从这里别去已经一个甲子有余,而对弟妹及堂弟妹说来,他们也已经几十年没有见面了,四叔和公公前后离开我们都有二十多年,婆婆走了也有五年了,而这后来的几十年,这一代人却因为各忙各的工作,两家就几乎没怎么走动了,至多是过年时有一通电话而已。

四婶和老大、老二

家乡行(一)
堂弟妹们
    家乡行(一)

   老屋呈现在眼前了,让我们前去的人都有点愕然。那栋曾经让公公很骄傲,让哥俩很怀念的老屋已经十分破败了。四叔的六个孩子,四个女儿自然是出嫁了,有了自己的第二、第三代,而两个儿子也搬出去自立门户,老屋里只留下已经八十多岁的四婶自己居住,她这么大年纪,已经眼不明耳不聪、步履蹒跚,自然是没有能力修整的了。四婶在门口等着我们,那么多侄子侄女上前拥抱她,亲热地用宁波话称呼着“四阿欣(婶)”。她拉着每个人的胳膊、手臂,不停地说着什么,眼里闪烁着泪花。轮到我上前向她问候了,不知她错把我当成谁了,和我非常的亲热,在我耳边说着:“你就一个囡啊,好,好!我有六个,啊……”她摇着头,轻轻拍我的手,说的宁波话,我一点也听不懂,但是我能理解,二十八年前四叔离开以后,她一个乡下女人,能让六个孩子都成家立业,是多么的不容易,肯定是含辛茹苦。

家乡行(一)

二层楼的老屋,显得很低矮,木门、木窗户。走进屋,外面这一间堂屋放着一些简单的家具,光线很暗,里面是一间灶头间。一间堆杂物的,都显得很零乱。转身是通向二楼的楼梯,那陈旧,那古老,会让人有些联想的。二楼水泥的阳台栏杆多数损坏了,已经不能站在外面观景了,朝南的一间屋子肯定是四婶的卧室,里面有一张老式的木床,应该是爷爷奶奶留下的吧,——风烛残年,我一下子有了这样的念头。老早,婆婆在的时候,一直很牵记乡下老四家的,因为只他们一家留着照看老家,没到上海来。这次回老家,也听四婶和孩子们一声声念叨“大阿嫂”“大姆妈”的好。可后来的我们却什么也没有做过,心里是有点酸酸的。等所有的人都和四婶,和老屋照完相,往外走时,我们一小家三人走在了最后,拿出了我们在上海就准备好的一个红包,交给四婶,让她留着平时用用,算是替婆婆了一个心愿,也是我们自己尽一份孝心。

老屋门口

家乡行(一)
木窗
    家乡行(一)
楼梯
    家乡行(一)

回老家省亲的人群往外走着,寻觅着早年记忆中的踪影,这里是对的,那里已经不像了。一边说着,一边向小河边走去。秋日的阳光洒在两家兄弟姐妹的身上,嘻嘻哈哈,说的都是“还早子”(过去)的事情。也不知是老几告诉我,我们在黑龙江的时候,她跟阿爸去上海,还去了我家,还记得那时候延安路的我家很大。村里这条不知名的小河并不宽,但还算清,河对面有点城市的样子了,可河这边还是农村。河水倒映着河边的景,虽然杂乱,但总是家乡的景啊,所以顾不上埋怨。远处有一座小桥,附近人家在桥栏杆上晒满了被子床褥,很煞风景的,但也因为是家乡人的习惯而原谅了。

家乡行(一)

    家乡行(一)

    家乡行(一)
未完待续

                                                2012年10月15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故乡
后一篇:家乡行(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