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旅游 |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rrFxqHqxBL5hjOa5W48ssDPibHtCIU3QmrkIyl6gG_3If6KwfJFbhiGYdO4gEX56Bg3swQaMgj8
http://byfiles.storage.live.com/y1pfQkWyXTuhJX96Oq_S2t-ZCKO3zZ4c7sfCbARqjpgPq87Z_-HpOiVxR8mtG9vwIrh9xSCSqy4iwY
旅游这件事也不知是从哪一年开始热闹起来的,而且开始后就蓬勃发展了,旅行社如雨后春笋,旅游的书、旅游的地图层出不穷。这两年旅游的网站也多起来了,让人不出门也知天下旅游事,而要出门,只须在键盘上点点拍拍就能成行。真是方便之极,美坏了所有喜爱旅游的人,但是大家要知道,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一件事。
小时候总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虽然学校每学期都会有春秋游,但总还会觉得不够,约上几个小朋友,问爸爸妈妈要1、2角钱,会到附近的人民公园、复兴公园玩玩。那时人民公园有划船的,复兴公园有看动物的,花5分钱买门票,划船的事就不常做了,剩下的可以买零嘴吃,觉得很高兴。上班了,找对象(拍拖)时,也会两个人出去玩(那时好像不时兴说旅游),即便那个时代物资贫乏,大家也会“穷白相”。那年他妈妈在武汉他哥哥家带孩子,我们就借机从黑龙江到武汉探亲,玩了东湖,看了武汉长江大桥。还有一次两人专门到苏州去看了园林,那时火车票才1.50元。成家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开眼界,我们像所有的天下父母一样,再忙也要挤出时间,一年两次全家游,国庆节到外滩看灯、看焰火。虽然都是在上海的公园玩玩,但在那时工作忙得不得了,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最远的一次是带孩子去了普陀山,那主要还是为了看望在那儿参军的孩子她姑。而待孩子上了初中、高中,有了她自己的玩伴后,我们从此就结束了那种每年可以外出玩玩的生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很多单位都有组织员工外出旅游的事了,一年中少不了有一次、两次放松心情的旅游,天南地北的,看了许多大好河山。但这样的旅游一般都是不带家属的,那就一家人各玩各的,如果碰到一家单位效益不好的,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了,少了一种亲情。
这几年,我们一些退休人员开始自己组织出国旅游了,狠补上班时的不足,而且提倡夫妻双双结伴游。从第一年的四对夫妇,第二年的六对,今年去了七对夫妇,和单身游的打了个平手。一路上夫妻们互相扶持,恩爱有加,上上下下的时候,老公不会忘记掺老婆一把,老婆则把喝的水啊、吃的药啊都端到老公嘴边,让旁人看了好感动哦。团队中有唯一的一位中年“驴友”感慨地说:“是不是到了老年,夫妻都那么恩爱啊!”而且,无论在哪个风景区拍照,这些老夫老妻都浪漫极了,比起年轻人一点不逊色,相机里留下的不仅是优美的景色,还有老夫妻们幸福灿烂的笑容,以及那亲密无间的pose。由此,我们几个旁观者才想到了一个新的主题——带老伴旅游去!因为上班的时候太忙,因为那时候条件不允许,所以我们都互相亏待了对方,如今有条件了,趁着我们都还走得动,要好好弥补自己,弥补给对方。
我们经常看到一群一群的老年人在一起晨练、打牌、跳舞,但很少关注过一对对老夫妻是怎样在一起走走看看的。我们团队中的高行就注意到了,他拍了三张英国老年夫妇在湖区、在街头绿化地、在丘吉尔庄园休憩的照片,画面是那么地温馨恬淡、从容不迫,那才是真正的相濡以沫、白头偕老,难怪才六十的摄影者给照片写了“我们的未来”五个字为题,表示了无限的敬仰。确实,等我们再老一点的时候,父母双亲都走了,孩子长大都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只剩下我们自己两个人的世界,一定要过好这段日子,让幸福和快乐一直陪伴着我们到最后。
如果你很有钱,你可以带着老伴到处游山玩水;如果你有一点钱,你就应该带着老伴旅游去!享受大自然,享受人生,这是我的心里话。
二〇〇八年八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