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人而异做下属

(2009-08-04 21:40:03)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在《世界经理人》杂志的2009年第7期上,我看到一篇文章——“四种下属和四种上司”,颇有感触。作者浏澜在“环球资源公司”从事管理教育工作,曾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哈佛商学院接受管理教育,拥有哈佛和北大的双料硕士学位。这篇文章全文言简意赅,层次分明,把单位组织结构中的问题描述得相当清楚,他是这样区分单位里的下属和上司的:

四种下属:一、爱上司的批评者,

二、不爱上司的批评者,

三、爱上司的不批评者,

四、不爱上司的不批评者。

四种上司:一、爱员工的倾听者,

二、不爱员工的倾听者,

三、爱员工的不倾听者,

四、不爱员工的不倾听者。

作者在描述了每一种下属和上司后,规劝大家,面对第一种上司,可以做第一种下属。面对第二种上司,可以选择做任何一种下属,当然最安全的选择还是第三种。而面对第四种上司,则一定做第四种下属。

我很同意作者说的,还后悔蛮好早点知道这个道理的,我不是可以少了很多废话?但是静下来想一想,恐怕很多常人是难以做到这样理智地去选择做何种下属的。首先大多数人都是本色做人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认真的人,事事认真,不撞南墙心不死的;糊涂的人,事事糊涂,随随便便也做一世人。第一种下属后来会选择做第三种下属,一定是吃了很多亏,心灰意冷了,才会选择听之任之。而一个单位如果到了全是第二、三、四种下属的地步,那么就如作者说的,“这个组织是不健康的,其发展是有局限的”,但现在到处都是这种局面。

其次是怎么识别这个上司,大部分人一开始也是不知道的,要经过几个回合,才会弄清楚的。再者,做上司的人也是在变化中的,做下属的时候,他的考察报告可能会是第一种下属,将来可能会当第一种上司,但位子变化后,他可能就变成了第二、三、四种上司,唯独不是第一种上司。那么此时的下属,是不是也都要重新认识上司,然后重新选择做什么样的下属,这中间也会有一个过程的。

这三么,还是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作者现在是个管理教育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向所有的经理人教导着什么,因此他是局外人,自然心知肚明,不为身边琐事困扰。而我们大部分在职场中的人就不行了,有太多“剪不断,理还乱”的琐碎事,有时一由性子,忘了“不批评”那码事,弄不好还被第四种上司赶出了职场。

无论如何,在当今这个形势下,看一遍这篇文章,记住一些话,还是有用的。只是我不希望永远是这个样子,我希望所有的上司都是第一种上司——爱员工的倾听者,也希望一个单位里多一些第一种下属——爱上司的批评者,不再重演“人们即使知道领导是在犯错误,也会听之任之”的悲剧。

 

〇〇九年八月四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