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情 |
半路走来,一路走去
退休已经第八个年头了,红尘滚滚依然,我们却早就边缘化了,且渐行渐远,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得优哉游哉。退休的头两年,我还继续上班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工作情结,扰得自己总以为还能有所作为。在总行有关部门回聘了一年半后,终于认清:这里没我的事,撂下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回家了。也许,我是这批混混谔谔的回聘大军中醒悟得比较快的,是唯一一个“西家”回头“东家”的“戆大”。接下来的一年多,在家全力以赴,照看我的父母亲。2004年的冬天至2005年的秋天,是我父亲在人世的最后一段日子,非常庆幸自己能和兄弟姐妹一起,日夜陪伴父亲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回报他对我们的无限关爱和精心培养,如果不是这样,那一定悔得不知什么样了。
陪着母亲,度过了2005年那个寒冷的,没有父亲在的冬天,心中充满落寞和惆怅。退休还没到四年呢,却不知道自己将怎么去面向未来。幸好我那可爱的女儿及时为我在MSN上开了一个“共享空间”,让我闲来可以写写自己的生活,有一个寄托。从来写文章都是为了交差,学生时代写老师布置的作文,工作以后,写通知、计划、汇报、总结、文件、实施细则、考察报告……无计其数,那也都是为了交给办公室和领导的。虽然也参加过征文,给单位的内部刊物投过稿,可那真属偶然,屈指可数的几次。因为我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因此,史上几乎是没有为自己写什么的纪录。但是退休了,我却“半路出家”,开始写文章了,真也可以说是奇迹。可是,一开始时的思路是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不能成文。如2005年12月的“冬天到了”,2006年2月的“春天来了”,都是文不文,诗不诗的格式,不敢发表。从2006年的3月份起,我开始在我的“共享空间”上写文章了,可第一篇还是挑了2003年时投稿写的“春天的故事”发表的,后来才一点点开始学会隔三差五的写点文字了。“不会忘却的记忆”、“伤逝”、“人走多远,心走多远”、“落叶缤纷”……大多都是有感而发的文章。那年的4月份,我们十几个退休人员自己组织了澳新游,回来后以我为主,集体创作了《澳新之旅》,全篇图文并茂的,让人爱不释手。通过这次写作,大大开拓了我的思路,基本能落笔成文了。2006年,包括旅游文章,我就写了超过五十篇的文章,初战告捷,以后就基本步入了正轨,每周一篇,直至今日。四年来,写过的文章肯定超过了200篇,可以供大家看看的,后来经我的同学编辑的,今天是第200篇。
我想搁笔了,因为已经过了那个写作的瘾,反复实践了语文老师教给我的写作文的方法,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而我的退休生活,也从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进入到了自由王国,每天每日,每周每月,我都很忙,都有很多事要做。而且接下来,我家那位处于“退休进行时”的先生,该进入“退休倒计时”了吧,等他回家以后,我就要开始另一种更忙的生活了。当然,搁笔以后不是完全的不拿笔,或许我会整理前面那200多篇文章,或许也会就一些专题写文章,不会白瞎了我那杆笔的。
已经过了惊蛰了,2010年的春天,会像以往一样,挟着风带着雨,飘飘洒洒来到人间的,而生活的道路也将在这春天伸向远方。我还会继续学弹钢琴,或许还会学唱两曲流行的新歌;还会串珠、绣花做女工,折纸、拼图玩游戏。我也还会跟着电视开人大、党代会,关心国家大事、民生问题;会选着看谈话、纪实类的节目,不断地了解历史和现实。真的,生活是如此多姿多彩,跟年轻人一样,我依然有“太阳每天都不一样”的感觉,即便我们都早已过了花甲,向古稀之年奔呢。我们还会像原来一样,一路走去,沿着我们自己的康庄大道!
二〇一〇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