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心情 |
世博会很近,近到从倒计时600天起,现在已经走进了世博会,华美精湛的开幕式,朴素庄重的开园仪式,都让我们耳目一新,也让我们清楚地感觉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真的已经来到了。离世博会的结束还很远,还有一百七十多天,近半年的时间呢,作为上海本地人,可以任意找个合适的时间,笃笃定定去看几天。抑或是“近”,抑或是“远”,这一年多来,对于上海2010年世博会,我总是徘徊在“远”和“近”两个概念之间,有时觉得世博会离我很远,有时觉得它离我很近,即便是现在,还是如此感觉。
世博会会址离我家确实很远,虽然同在上海,可世博会的地址在市中心黄浦江的两岸,而我家却远在西郊,邻近外环线的地方,如果要去世博会肯定要仔细研究路程,怎么走最近、最方便,路上肯定还要花很长时间。在迎世博的600天中,家附近的环境是整洁了许多,交通也便利了,但是那种紧张热烈的气氛,肯定不能和世博会周围的地区相比。这里的白天总是那么清静,往窗外的小区望望,数分钟内不会见到一个人影,根本想象不出世博会十几万人的那种热闹,也感觉不到需要排几个小时队的那种嘈杂。可是只要一打开电视机,立刻就能接收到关于世博会的信息,而且几乎是实时的,记者们总是忙碌着,把世博会最即时的消息报道给每一个想知道的人。连原来不大报道上海消息的中央台、北京台,如今的新闻报道中也占了很长时间的“上海世博会消息”。所以说世博会距离每个中国人都很近,近到你想装着不知道这件事?——不可能的!每个人的脉搏都将随世博会一起跳动184天,甚至更长的日子。
案头放着好多关于世博会的材料,最早的一本是行里发的人手一册《文明观博200问》,后来有《劳动报》的世博特刊——“畅游世博”,还有《理财周刊》的“世博全攻略”,真是一本中国脸谱啊——面面俱到。应该怎么游,怎么吃,地图、交通图、各国礼仪、演出节目单,等等、等等。应有尽有,人还没有去呢,就已经知道了一个大概,离世博会可真近哦。而在世博会开幕的前后一段日子里,每天能收到很多关于世博会的邮件,朋友们在收到这种邮件的第一时间,马上就会转发给自己的另一拨好朋友。有所有场馆的介绍,白天的,夜晚的,有精彩的开幕式,也有开幕前那几天“压力考试”的混乱场面……真的让我天天都能触摸到世博会。但同时我依然会有世博会离我很远的感觉,因为我确实不在世博会中。周围有老同学被批准去当世博会的志愿者了,我姐、还有一些同学,她们需要每星期参加里弄里的一天值班,而我什么事也没有碰到过,很惭愧自己没有为世博会出过力。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真的已经老了,没有用了,不被人需要了。
手头有三张单位里发的世博会门票,这是我真正可以走进世博会的凭证,我一定要好好做功课,利用好这个机会,把所有纸上的、屏幕上的感觉都换成真实的,要尽可能的去感受“百年梦想,一旦成真”的欣喜,还要去理解“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思想。
写一篇关于世博会的文章,说明世博会还是在我心中,离我很近。
二〇一〇年五月十日